[发明专利]一种拼装胎架及一种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7660.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超;丁威;陆春;汤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活动耳板 固定耳板 拼装胎架 桁架 拼装 长度方向设置 底座 平行设置 施工现场 推广性 参考 | ||
1.一种拼装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立柱、第一活动耳板、第一固定耳板、第二立柱、第二活动耳板和第二固定耳板;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活动耳板与所述第一固定耳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立柱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活动耳板与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所述第一调节孔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耳板与所述第二固定耳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二立柱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个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活动耳板与所述第二立柱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为圆钢管,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一调节孔的中心距为20cm,所述第二调节孔等间距分布,相邻两个第二调节孔的中心距为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耳板包括支撑板和套筒钢管,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套筒钢管的外壁连接,所述套筒钢管的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第一活动耳板和所述第二活动耳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活动耳板和第二活动耳板套设在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耳板、第一固定耳板、第二活动耳板和第二固定耳板上;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弧面,所述调节板的平面端与所述第一活动耳板、第一固定耳板、第二活动耳板或第二固定耳板连接,弧面端用于承载桁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平面端与弧面端上的最凹点之间的距离为5-20cm。
7.一种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模型中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统,导出双曲桁架各拼装点相对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坐标值;
步骤二:在拼装现场建立一个二维坐标系统,所述二维坐标系统的原点与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原点对应;
步骤三:根据所述各拼装点相对于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坐标值,在所述二维坐标中布置拼装胎架,所述拼装胎架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拼装胎架;
步骤四:将上弦杆的若干分段杆吊装在所述拼装胎架上拼装;
步骤五:将下弦杆的若干分段杆吊装在所述拼装胎架上拼装;
步骤六:在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安装腹杆;
步骤七:待所述双曲桁架拼装完成,收集双曲桁架的几何尺寸及坐标,导入模型中,与理论尺寸及坐标进行对比,判定是否需要调整双曲桁架的杆件拼装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原点为所述模型中一拼装胎架上的一个点,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X轴沿该拼装胎架的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Y轴沿该拼装胎架的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该三维坐标系统的Z轴垂直于该拼装胎架的底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坐标系统的X轴、Y轴的布置方式与所述三维坐标系统的X轴、Y轴布置方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点包括所述双曲桁架的弦杆各分段之间的对接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根据所述各拼装点的X,Y坐标值,在所述二维坐标系中布置所述拼装胎架的平面位置;根据所述各拼装点的Z坐标值,调节所述拼装胎架用于吊装所述双曲面桁架的吊装面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曲桁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胎架下面设有路基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76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负压式灌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竖向结构智能喷淋养护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