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8295.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泰若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703;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腔 充电桩体 插紧 充电端部 上滑 转轴 充电桩装置 齿形轮 可转动 底座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一体式设置 槽前端 充电端 防雨棚 后端壁 配重块 驱动机 右端面 伸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端部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顶部设有防雨棚,所述充电桩体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中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右的上插紧槽和下插紧槽,所述充电端部中位于上插紧槽和下插紧槽之间上下相称设置有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所述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之间设置有通连槽,所述通连槽中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齿形轮,所述齿形轮外圈伸进所述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中,所述转轴前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通连槽前端壁中,所述转轴后端与固定安装在通连槽后端壁中的驱动机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以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点逐渐取代传统汽车而被广泛使用。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载体,然而传统中充电桩设置模式单一,其充电口内的导电片一般设置相对靠外,因此,这种导电片很容易被金属杆件接触到,易发生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体右侧端面内的充电端部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顶部设有防雨棚,所述充电桩体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底部设有配重块,所述充电端部右端面中上下相称设置有端口朝右的上插紧槽和下插紧槽,所述充电端部中位于所述上插紧槽和下插紧槽之间上下相称设置有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所述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之间设置有通连槽,所述通连槽中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有齿形轮,所述齿形轮外圈伸进所述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中,所述转轴前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通连槽前端壁中,所述转轴后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通连槽后端壁中的驱动机连接,所述上滑行腔和下滑行腔疏远所述通连槽的端壁中分别设置有上推压槽和下推压槽,所述上推压槽和下推压槽中分别安装有可上下滑行地上滑行块和下滑行块,所述上推压槽与所述上插紧槽之间设置有上通连孔,所述下推压槽与所述下插紧槽之间设置有下通连孔,所述上通连孔和下通连孔中分别滑行安装有上滑行臂和下滑行臂,所述上滑行臂和下滑行臂分别与所述上滑行块和下滑行块固定连接,所述上滑行块中设置有左右通连的上滑行槽,所述上滑行槽底壁设置有上通连腔,所述上滑行腔中设置有上滑行板,所述上滑行板滑行安装在所述上滑行槽中,所述上滑行板下端设置有上接连板,所述上接连板穿过所述上通连腔并设置有上齿形条,所述下滑行块中设置有左右通连的下滑行槽,所述下滑行槽顶壁设置有下通连腔,所述下滑行腔中设置有下滑行板,所述下滑行板滑行安装在所述下滑行槽中,所述下滑行板上端设置有下接连板,所述下接连板穿过所述下通连腔并设置有下齿形条,所述上插紧槽底壁中设置有上开合器和上触片,所述上开合器和上触片分别位于所述上滑行臂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下插紧槽顶壁中设置有下开合器和下触片,所述下开合器和下触片分别位于所述下滑行臂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上滑行腔右端壁固定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上给电片,所述上滑行板右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上触片电连接的上传导片,所述下滑行腔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下给电片,所述下滑行板左端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下触片电连接的下传导片;所述充电端头左端上下相称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插紧槽和下插紧槽相配合的上插紧杆和下插紧杆,所述上插紧杆和下插紧杆内侧端面中设置有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所述上插紧杆和下插紧杆左端均设置有第一斜切面,所述充电端头中还设有密闭装置,所述密闭装置包括密闭条以及密闭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滑行臂和下滑行臂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切面相配合的第二斜切面,所述上推压槽和下推压槽中均设置有与所述拉簧,上端的拉簧一端与所述上推压槽顶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滑行块连接,下端的拉簧一端与所述下推压槽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滑行块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滑行臂和下滑行臂前后方向的厚度分别与所述上导向槽和下导向槽前后方向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泰若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泰若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扣耳机数据一体线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触电功能的电源插接座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