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9078.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6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允超;马洪涛;宋华伟;李国敏;王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21/00;F26B21/14;F23J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站 余热 干燥 原煤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包括锅炉干排渣余热收集系统、烟气余热辅助干燥系统和回转式原煤干燥系统;所述锅炉干排渣余热收集系统和烟气余热辅助干燥系统均与回转式原煤干燥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干排渣余热收集系统包括锅炉冷渣斗、干式排渣机、干渣集箱和送风风机;所述锅炉冷渣斗设置在干式排渣机的进料口的上方,所述干式排渣机内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干渣集箱设置在干式排渣机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送风风机设置在干渣集箱的一侧,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与干渣集箱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烟气余热辅助干燥系统包括锅炉尾部烟道和引风风机;所述锅炉尾部烟道的烟气出口通过管路与引风风机的引风口连通;
所述回转式原煤干燥系统包括回转筒体、原煤入口、热风入口、热风出口和原煤出口;所述回转筒体为筒状结构,所述回转筒体倾斜布置,所述回转筒体的一端高于回转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热风出口和原煤入口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体的一端,所述热风入口和原煤出口设置在所述回转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热风入口通过管路与干渣集箱的出风口和引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回转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抄板器,所述回转筒体的外部设置有托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渣集箱为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渣集箱的进风口设置在干渣集箱的下部,所述干渣集箱的出风口设置在干渣集箱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还包括给煤装置,所述原煤出口与给煤装置连接。
5.一种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装置,所述方法如下:
锅炉炉底炉渣通过锅炉冷渣斗进入干式排渣机内,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干式排渣机的出料口,之后落入干渣集箱中;开启送风风机进行吹风,冷风由干渣集箱的底部进入干渣集箱内,并与锅炉炉底炉渣接触,经过热交换的冷风成为热风,并由干渣集箱的出风口进入回转式原煤干燥系统中;
同时,开启引风风机,将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引入回转式原煤干燥系统中;
在回转式原煤干燥系统中,原煤由原煤入口进入回转筒体中,启动驱动装置,回转筒体在托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原煤在回转筒体中通过抄板器进行分散,并随着回转筒体进行运动;锅炉干排渣余热收集系统中排出的热风和烟气余热辅助干燥系统中排出的烟气汇合并共同由热风入口进入回转筒体中,且与原煤接触将其干燥,最后从热风出口排出;干燥后的原煤由原煤出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电站双余热干燥原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由电机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90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栽培技术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钼丝镍管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