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尾气处理用处理液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0535.6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曲洪亮;段一军;朱亮;吴杰;惠志君;林浩健;徐超;郭一博;徐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用处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尾气处理用处理液混合装置,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侧面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作为出气口;第二腔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处理液进口;第二腔体中设有对准处理液进口的旋流管;所述旋流管围绕轴线设置有漩涡生成叶片;漩涡生成叶片位于旋流管上靠近处理液进口一段,旋流管上背离处理液进口的另一段为多孔段;旋流管上的多孔段部分伸入第一腔体中;在第一腔体中,第二腔体后设有扰流隔板。本发明可以增加氨雾的混合效果,使得氨气和尾气混合更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尾气处理用尿素混合装置,属于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尾气后处理技术是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而SCR能够满足国IV、V及国Ⅵ排放标准,SCR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尿素喷射系统(俗称尿素泵)将32.5%浓度的尿素水溶液雾化后喷入排气管中与发动机尾气混合,尿素水溶液经过热解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将柴油机尾气中有害的氮氧化合物(NOx)转化为无害的氮气(N2)和水,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SCR路线的首要任务是使尾气与氨雾有效混合并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进入催化剂前保证足够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SCR处理尾气过程中氨气和尾气混合路径较短,混合不充分影响尾气处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能够增加氨气和尾气混合路径的车用尾气处理用处理液混合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尾气处理用处理液混合装置,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侧面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作为出气口;
第二腔体上设有进气管和处理液进口;第二腔体中设有对准处理液进口的旋流管;所述旋流管围绕轴线设置有漩涡生成叶片;漩涡生成叶片位于旋流管上靠近处理液进口一段,旋流管上背离处理液进口的另一段为多孔段;旋流管上的多孔段部分伸入第一腔体中;
在第一腔体中,第二腔体后设有扰流隔板。
进一步地,进气管与旋流管轴线垂直,并与漩涡生成叶片相对。
进一步地,旋流管多孔段上的气孔在360度周面上均布。
进一步地,通过处理液进口喷射进入的处理液与旋流管轴线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第二腔体连接于第一腔体偏向封闭端一侧。
进一步地,旋流管靠近处理液进口的一端与喇叭状的导流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采用圆柱形腔体。
进一步地,第二腔体采用U型腔体,U型腔体包括相连接的U型腔端盖与U型筒;U型腔端盖上设有尿素喷嘴安装座,尿素喷嘴安装座中间设置处理液进口。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方便,U型腔体的设置提供了氨雾混合空间,旋流管的设置能够增加氨雾的混合效果,混合气体经过U型腔体后通过旋流管后段孔隙向四周发散均匀,并通过旋流管的扰流作用使尾气与氨气充分扩散,有利于尾气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侧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0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及其尾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尿素喷嘴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