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施工直流安全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0940.8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良彬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H02H7/18;H02H7/12;H02H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压检测电路 降压整流模块 欠压检测电路 直流安全电源 电气施工 停电报警电路 蓄电池 负载回路 控制电路 输出端 计算机供电电源 连接电源电路 连接控制电路 停电报警模块 备用电源 电能资源 交流市电 排除故障 使用寿命 报警声 过充电 过放电 输入端 断电 市电 电路 节约 检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施工直流安全电源,包括降压整流模块、停电报警电路、控制电路、欠压检测电路、过压检测电路和负载回路;所述降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220V交流市电相连接,降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欠压检测电路、过压检测电路和停电报警电路,欠压检测电路和过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还分别连接电源电路和负载回路。本发明电气施工直流安全电源利用在普通计算机供电电源上加入了备用电源,同时具有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功能,不仅极大的节约了电能资源,而且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电路还设计了停电报警模块,能够在遇到市电断电时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及时检查线路,排除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具体是一种结构简单、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气施工直流安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在未来也将会取代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电力设备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生产、制造业,直流电压由于具有稳定性高,波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施工技术,这类电力装置都要求有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现有市场的直流电源种类繁多,其中低端产品尤其多,虽然低端产品相对高端产品有着价格的优势,但是质量往往不尽如意,常见的电源均存在功能单一、稳定性差能差等缺陷,而高端产品虽然质量可靠、安全稳定,但是价格高昂也让人望而却步。因此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保护功能的电气施工直流安全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气施工直流安全电源,包括降压整流模块、停电报警电路、控制电路、欠压检测电路、过压检测电路和负载回路;所述降压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220V交流市电相连接,降压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欠压检测电路、过压检测电路和停电报警电路,欠压检测电路和过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还分别连接电源电路和负载回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停电报警电路包括继电器K3、蓄电池E1、二极管T1、二极管T7和喇叭B,继电器K3的一端连接降压整流模块的电压输出端口3和二极管T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继电器K1的触点K1-1连接继电器K3的触点K3-1和电阻R1,继电器K3的触点K3-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T7的阳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E1的正极,二极管T7的阴极连接喇叭B,喇叭B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3的另一端、蓄电池E1的负极和降压整流模块的电压输出端口4。所述欠压检测电路包括芯片IC2、电阻R2、电阻R3和二极管T3。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欠压检测电路包括芯片IC2、电阻R2、电阻R3和二极管T3,电阻R2的一端连接恒流二极管P1的阳极、芯片IC1的引脚1和开关S1,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和继电器K的触点K1-1,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电阻R7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2的引脚2连接电阻R6和二极管T2的阴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T3的阴极,二极管T3的阳极连接电阻R8和芯片IC2的引脚6,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基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2,二极管T2的阳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和降压整流模块的电压输出端口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过压检测电路包括芯片IC3、电阻R4、电阻R9和二极管T4,电阻R3的一端连接恒流二极管P1的阳极、芯片IC1的引脚1和开关S1,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10和芯片IC3的引脚2,芯片IC3的引脚3连接电阻R6和二极管T2的阴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T4的阴极,二极管T4的阳极连接电阻R9和芯片IC3的引脚6,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良彬,未经马良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0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多能源微网供电系统
- 下一篇:直流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