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1121.5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4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徐涛;于金诚;胡志;于正林;宋浩;杨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61P15/08;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海产 贝类 产卵 诱导剂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壳类水产养殖方法,具体为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以经筛绢处理获得的熟鸡蛋黄清液作为诱导剂,在水温20~30℃、盐度25~35、pH值7.5~8.3的条件下,按照熟鸡蛋黄1.0~1.5 g/m3浓度均匀泼洒到亲贝池中,处理0.5~1h,亲贝产卵完毕后用虹吸法分池,重新加满水,稀释熟鸡蛋黄浓度,该方法与其他刺激方法相比,产卵效率可提高30~50个百分点,有效地提高亲贝产卵效率,本发明可应用于硬壳蛤、文蛤、菲律宾蛤仔、青蛤、海湾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等多种海产双壳贝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壳类水产养殖方法,具体为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双壳贝类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种类,提高亲贝的产卵效率对于提高育苗效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洋双壳贝类顺利排放精子和卵子进行受精,是贝类育苗成功的前提。双壳贝类亲贝能否顺利产卵,除与亲贝性腺发育程度有关外,还受环境刺激影响。目前刺激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方法主要有阴干、流水和变温刺激等物理方法、氨水和紫外线照射刺激等化学方法和精液刺激等生物方法,但普遍存在产卵不稳定、产卵效率低、刺激时间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当饵料达到一定浓度后,可有效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尤其是熟鸡蛋黄的效果最佳。本发明主要利用这一现象,提供了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1、诱导剂的制备:用300目筛绢搓洗熟鸡蛋黄,去除渣粒,取清液。
2、诱导剂应用条件:水温20~30℃,盐度25~35,pH值7.5~8.3,培育的海产双壳贝类亲贝性腺发育良好,卵子发育成熟。
3、诱导剂使用方法:计算亲贝池内液体的容积,确定亲贝池熟鸡蛋黄泼洒浓度,熟鸡蛋黄泼洒浓度在1.0~1.5 g/m3 之间选择,准备诱导剂;将亲贝池中的水的水温、盐度和pH值分别控制在20~30℃、25~35、7.5~8. 3范围内;将准备好的诱导剂均匀泼洒到亲贝池中,处理0.5~1h;亲贝产卵完毕后,用虹吸法将亲贝池内混合熟鸡蛋黄的水排出,重新加满水,稀释亲贝池中熟鸡蛋黄浓度,防止熟鸡蛋黄破坏水质。
本发明的一种诱导海产双壳贝类产卵的诱导剂可应用于硬壳蛤、文蛤、菲律宾蛤仔、青蛤、海湾扇贝、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等多种海产双壳贝类。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诱导剂原料,方便易得,成本极低,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物力。
2.本发明的方法,比其他刺激方法产卵效率提高30~50个百分点,开始产卵时间缩短1~5h,有效地提高亲贝产卵效率。
3. 本发明给出了熟鸡蛋黄作为诱导剂应用的适宜浓度和适宜处理时间,使其诱导效率高,作用稳定,可以有效地提高海产双壳贝类亲贝产卵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给出以海产双壳贝类为例的几个典型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在以下实施例中。
诱导剂制备方法:鸡蛋煮熟后,将蛋清与蛋黄分离。蛋黄置于300目筛绢内用水搓洗,去除渣粒,取清液。诱导剂根据所需的泼洒浓度现配现用。
实施例1
在水温:23~25℃,盐度:28~30,pH值:7.6~7.9条件下,设置六组硬壳蛤亲贝,其中三组用1.07 g/m3 、1.50 g/m3 和1.37 g/m3浓度泼洒熟鸡蛋黄诱导剂,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三个对照组分别采用阴干刺激8h、流水刺激6h和紫外线照射4h。实验结束,统计各组硬壳蛤亲贝产卵率,结果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1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