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1317.4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飞;訾斌;许德章;于华;张席;钱森;汪步云;吴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联式 移动 机器人 协同 搬运 平台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台以上的移动夹持单元;每个移动夹持单元均由移动平台(1)、并联承载装置(3)和机械手(2)构成;其中,并联承载装置(3)安装在移动平台(1)之上;在联承载装置(3)顶部设有一个以上的机械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移动平台(1)和/或并联承载装置(3)上安装有监测系统(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监测系统(4)包括姿态传感器(41)、载荷传感器(42)、振动传感器(43)和视觉传感器(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监测系统(4)包括稳定性控制器(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移动平台(1)上安装有视觉传感器(44)、姿态传感器(41)和振动传感器(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姿态传感器(41)、载荷传感器(42)、振动传感器(43)和视觉传感器(44)分别与主控机相连接,单向传输采集到的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并联承载装置(3)包含1个上平台(31);
上平台(31)为网状辐射盘面,在网状辐射盘面的中心设置有回转安装座(313);
在上平台(31)的底面设置有3至6个加强筋板(312)、3至6个球铰安装座(311)和1个支撑架(37);其中,加强筋板(312)与球铰安装座(311)交叉分布;支撑架(37)位于上平台(31)底面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混联式移动机器人的协同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有2个以上的移动夹持单元;并设有主控机(7)、动态测试分析系统(6)、运动控制系统(5)和无线信号接收机(8);其中,
姿态传感器(41)、载荷传感器(42)、振动传感器(43)和视觉传感器(44)均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
动态测试分析系统(6)为一台工控机或单片机;在动态测试分析系统(6)内设有包括动态性能数据库(61)、运算分析模块(62)和信号处理模块(63);
机械手(2)的末端设置有重物抓取装置(23);
主控机(7)与运动控制系统(5)、动态测试分析系统(6)和无线信号接收机(8)相连接;
运动控制系统(5)分别与2个移动夹持单元内的机械手(2)连接;
动态测试分析系统(6)和监测系统(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13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废旧动力电池全自动拆解分拣回收机
- 下一篇:信息输出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