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2094.3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熊立新;荆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悠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8 | 分类号: | C04B35/18;C04B41/89;C25D5/54;C25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复合材料 锌银 制备 聚氯乙烯 断裂伸长率 耐酸碱腐蚀 三氧化二镍 氧化锆纤维 重质碳酸钙 滑石粉 耐磨性 耐腐蚀性 硬脂酸钡 沸石粉 硅灰石 耐寒性 石墨烯 碳化硅 碳酸钠 耐热 拉伸 | ||
一种锌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为:锌、碳化硅、三氧化二镍、氧化锆纤维、银、碳酸钠、碳、石墨烯、聚氯乙烯、硬脂酸钡、SEP、沸石粉、滑石粉、硅灰石和重质碳酸钙;原料来源广泛,强度高,拉伸强度高,弯曲强度高,冲击强度高,亮度高;各个组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耐腐蚀性好,耐酸碱腐蚀,耐磨性高达0.0015‑0.0035cm3;各个组分之间产生协同作用,耐热温度高,耐500‑800℃高温,断裂伸长率高,耐寒性好;硬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以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锌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金属复合板有:碳钢复合板、铜钢复合板、碳锌复合板、碳银复合板、银钢复合板、铜铝复合板、银铜复合板等。
轧制不锈复合钢复合钢板的方法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轧制复合分为热轧复合和冷轧复合。这种复合法产量高,尺寸精度高,工艺及装备较为成熟,但往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退火强化处理。
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可以发挥组元材料各自的优势,实现各组元材料资源的最优配置,节约贵重金属材料,实现单一金属不能满足的性能要求,以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钢复合板为例,基层用一般的碳钢(Q245R,Q345R等)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复层用不锈钢(304,316L等)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两者通常采用爆炸焊接在一起,只需要几毫米的高价不锈钢,大量节约了成本,并且几乎不改变基材的各种机械性能。它既可以替代进口并填补国内空白,又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容易获得方方面面的扶持和帮助。如发展不锈钢复合材料就一直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积极支持、倡导的高科技项目。
在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检验中,如有1个试样的结果不合格时,则从原受验板材(如原受验板材尺寸不够时,可在同批产品中另取)或试板上取双倍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后仍有1个试样的结果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报废,或逐张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合格者重新组批交货。
由于异质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和较低的成本及应用范围广泛,提高了传统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强,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在电力烟气脱硫设备的应用持续增长,同时化工行业的投资国产化程度大大加快,也为稀有金属材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爆炸焊接不锈复合钢板的方法在国内外的开发和应用均起步稍晚。60年代开发,70年代发展成熟,进入商业化生产。
金属复合板是利用各种复合技术将性能不同的金属在 界面上实现冶金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通过合适的材料 选择及合理的结构设计,金属复合板能够极大地改善单一金属材料的热膨胀性、强度、韧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电性能、磁性能等诸多性能,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石油、化工、船舶、冶金、电力、水利、交通、环保、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金属复合板除了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特征之外,还可以节省贵金属的使用,显著降低各种装备材料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金属复合材料强度低、腐蚀率高、耐热温度低和硬度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锌银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按照组份的质量份数配比称取锌100份、碳化硅25-45份、三氧化二镍15-35份、氧化锆纤维5-25份、银80-100份、碳酸钠5-15份、碳6-10份、石墨烯1-5份、聚氯乙烯15-35份、硬脂酸钡0.5-4.5份、SEP5-15份、沸石粉30-50份、滑石粉10-30份、硅灰石20-40份、重质碳酸钙20-60份;
第二步:将锌、氧化锆纤维、三氧化二镍和银投入球磨机中球磨,球磨30-50min,然后投入干燥机中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悠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悠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2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