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3446.7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辉;孙琼珂;刘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5/08;C08L77/00;C08L55/02;C08L63/00;C08L71/12;C08L61/16;C08L27/18;C08L71/02;C08L33/12;C08L83/04;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耐磨 工程塑料 | ||
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PC树脂50‑100份、丙烯腈5‑10份、丁二烯2‑5份、苯乙烯三元共聚物5‑15份,纳米碳酸钙1‑5份,聚酰胺20‑40份、聚碳酸酯20‑5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0‑30份、环氧树脂5‑8份、聚苯醚2‑5份、聚醚醚酮10‑30份、聚四氟乙烯10‑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4‑12份、聚乙二醇2‑6份、酚醚磷酸单酯4‑12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有机硅油10‑20份。本发明的增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韧性,并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冲击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 料。
背景技术
和通用塑料相比,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久性、耐腐蚀性、耐热性 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更方便并可替代金属材料。近年来工 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办公设备、机械、航空航天 等行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工程塑料已成为当今 世界塑料工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其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和现代 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助燃效率高、安全环保的燃煤助燃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 发明提出的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 PC树脂50-100份、丙烯腈5-10份、丁二烯2-5份、苯乙烯三元共聚物5-15 份,纳米碳酸钙1-5份,聚酰胺20-40份、聚碳酸酯20-50份、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20-30份、环氧树脂5-8份、聚苯醚2-5份、聚醚醚酮10-30份、 聚四氟乙烯10-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4-12份、聚乙二醇2-6份、酚醚磷酸 单酯4-12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有机硅油10-20份。
较佳的,所述的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 原料:PC树脂80份、丙烯腈8份、丁二烯3份、苯乙烯三元共聚物10份,纳 米碳酸钙3份,聚酰胺30份、聚碳酸酯3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25份、环氧树脂6份、聚苯醚3份、聚醚醚酮20份、聚四氟乙烯15份、硼酸 烷基醇酰胺8份、聚乙二醇5份、酚醚磷酸单酯8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份、 有机硅油15份。
本发明的增韧工程塑料,具有良好韧性,并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 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冲击强度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 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PC树脂 50-100份、丙烯腈5-10份、丁二烯2-5份、苯乙烯三元共聚物5-15份,纳米 碳酸钙1-5份,聚酰胺20-40份、聚碳酸酯20-5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20-30份、环氧树脂5-8份、聚苯醚2-5份、聚醚醚酮10-30份、聚四 氟乙烯10-20份、硼酸烷基醇酰胺4-12份、聚乙二醇2-6份、酚醚磷酸单酯 4-12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有机硅油10-20份。
较佳实施例:
所述的一种韧性强且高耐磨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比的原料:PC 树脂80份、丙烯腈8份、丁二烯3份、苯乙烯三元共聚物10份,纳米碳酸钙3 份,聚酰胺30份、聚碳酸酯3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5份、环 氧树脂6份、聚苯醚3份、聚醚醚酮20份、聚四氟乙烯15份、硼酸烷基醇酰 胺8份、聚乙二醇5份、酚醚磷酸单酯8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份、有机硅 油15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名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3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