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制冷或制热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3991.6 | 申请日: | 201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宋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8 | 分类号: | F24D3/08;F24F5/00;F02C6/18;F02G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热水 直燃机 供热换热器 燃气发电机 回水管 制热 制冷 连通 缸套水 高温水 进水管 冷温水 换热 控制过程 能源损耗 系统管路 系统连通 出水管 供水管 烟气管 统一 | ||
一种可制冷或制热的系统,包括燃气发电机、供热换热器与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烟气管与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连通,所述燃气发电机的缸套水出水管的第一分支连通所述供热换热器的换热进水管,第二分支连通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的高温水进水管,所述供热换热器的换热回水管与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的高温水回水管均与所述燃气发电机的缸套水回水管连通,所述供热换热器与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上还连接有冷温水供水管与冷温水回水管。本发明的可制冷或制热的系统管路设计合理、管路简便、设备少、占地面积小,整个控制过程中能源损耗小,经济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能为用户提供冷源或热源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天然气与煤相比,其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作为民用燃料的经济效益也大于工业燃料。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北方,家庭供热成了大部分家庭的必需品,在炎热的夏季,家庭供冷也有非常大的需求。现在技术中有较多利用天然气同时能为用户供冷与供热的系统,如专利文献CN203742831U公开了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该专利采用余热直燃机组利用发动机的余热进行制冷或制热,能源利用率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该专利中采用散热水箱对高温缸套水散热处理,能源损耗大,发动机的高温缸套水回水的温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整个管路系统中的设备管道更加繁多,占地面积更大。因此,设计出一套管路简单、能源利用率高的可制冷或制热的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管路简单,能源利用率高的可制冷或制热的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制冷或制热的系统,包括燃气发电机、供热换热器与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烟气管与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连通,所述燃气发电机的缸套水出水管的第一分支连通所述供热换热器的换热进水管,第二分支连通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的高温水进水管,所述供热换热器的换热回水管与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的高温水回水管均与所述燃气发电机的缸套水回水管连通,所述供热换热器与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上还连接有冷温水供水管与冷温水回水管。
上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缸套水出水管与缸套水回水管之间设有一级补温管,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上设有缸套水回水换热器,所述一级补温管与缸套水回水换热器相配合将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中的缸套水回水温度控制在70-80℃。
上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与一级补温管交汇处的上游,所述缸套水出水管与一级补温管连通处设有依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控制所述一级补温管中补温水流量的电动调节三通阀。
上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与一级补温管交汇处的下游,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与缸套水回水换热器连通处设有依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控制所述缸套水回水管中缸套水回水流向的电动调节三通阀。
上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烟气热水直燃机系统包括烟气热水直燃机与缸套水换热器,所述高温水进水管、缸套水换热器、高温水回水管依次串联,所述缸套水换热器与烟气热水直燃机之间还设有热水进水管与热水回水管。
上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燃气发电机中设有燃料涡轮增压室,所述燃料涡轮增压室上设有燃料冷却系统,所述燃料冷却系统包括由燃料冷却进液管、燃料冷却换热器与燃料冷却回液管依次串联形成的管路,所述燃料冷却换热器还连接有冷水进水管与冷水回水管。
上述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燃料冷却回液管与燃料冷却进液管之间设有与燃料冷却换热器相配合将所述燃料涡轮增压室中的燃料温度控制在45-55℃的二级补温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3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