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4024.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韩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2C4/08;B02C23/08;B30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垃圾 废液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和支撑架,壳体固定在支撑架上,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底部设有碾压装置,碾压装置与壳体固定,碾压装置的底部设有集料斗,集料斗顶部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集料斗的底部固定有排料管,排料管的底部设有分离筒,分离筒的两端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分离筒的顶部设有开口,排料管的底部固定在开口的内侧,壳体一侧与分离筒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料孔,排料孔与分离筒的内径相等,排料孔的内侧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与壳体连接,此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可将垃圾中的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防止了垃圾运输时液体的泄漏,给环境的卫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其中的固体垃圾内会混杂有废液,由于细菌的发酵,废液会有恶臭,在运输固体垃圾的时候,废液滴落在道路上,运输车走过的地方都会有气味,影响环境卫生,给城市文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垃圾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和支撑架,所述壳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有碾压装置,所述碾压装置与壳体固定,所述碾压装置的底部设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顶部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所述集料斗的底部固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部设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两端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所述分离筒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排料管的底部固定在开口的内侧,所述壳体一侧与分离筒对应的位置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与分离筒的内径相等,所述排料孔的内侧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壳体连接,所述分离筒远离密封盖一端的内部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与壳体固定,所述分离筒的底部设有漏液孔,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壳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碾压装置包括碾压电机、驱动辊、夹紧辊、缓冲件和支撑板,所述驱动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夹紧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缓冲件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设有装置槽,所述缓冲件固定在装置槽内,所述碾压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辊的一端固定,所述碾压电机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壳体固定。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弹簧和连接块,所述夹紧辊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侧与装置槽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远离驱动辊的一侧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装置槽的侧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辊与夹紧辊的外侧均固定有锥型齿。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和密封块,所述盖体的一侧通过铰链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盖体的另一侧通过锁扣与壳体卡接,所述密封块与盖体靠近排料孔的一侧固定,所述密封块的外侧与排料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电机、螺纹筒、螺纹杆、挤压块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壳体固定,所述挤压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挤压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筒的一端固定,所述螺纹筒靠近挤压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筒套接在螺纹杆的外侧,且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杆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与挤压块固定,所述挤压块的外侧对称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分离筒内侧与限位块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韩,未经张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4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