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铬营养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5130.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成玉梁;张燕;郭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15 | 分类号: | A23L33/15;A23L33/16;A23L33/18;A23L33/185;A23L33/19;A23L29/00;A23L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铬 营养强化剂 制备 天然有机铬 抗氧化剂 提取物 复配 超微研磨 蛋白质粉 浓缩干燥 天然原料 心脑血管 抗氧化 矿物质 酶灭活 有机硒 质量比 胆固醇 筛子 过筛 酶解 母料 纳滤 维生素 无毒 清洗 疾病 预防 安全 | ||
1.一种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S1:清洗:将富含有机铬的天然原料用30-40℃的水洗净2-3遍并烘干;
S2:粉碎:将洗净的原料用粉碎机进行粉碎,过100目筛;
S3:超微研磨:利用球磨仪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超微研磨,研磨时间10-30min,得到酶解原料,放入0-3℃下进行保藏,超微研磨中加入适量保护液;
S4:酶解:将超微研磨后的酶解原料与水质量比1:5混合,并搅拌均匀,调节pH值到5.6-6.7左右,加入原料质量0.8%-1.2%的复合酶并不断搅拌,酶解时间2-4h,酶解温度45-55℃;
S5:酶灭活:酶解结束后,酶解液于110-120℃、加热3-5s灭酶,降温至30-50℃;
S6:离心分离:将灭活后的酶解液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机转速4000-6000rmp,离心时间5-10min,得到富含有机铬的酶解清液;
S7:纳滤:将富含有机铬的酶解清液用纳米膜进行透析浓缩,得到过滤后的富含有机铬的酶解清液;
S8:浓缩干燥:将过滤后的富含有机铬的酶解清液在温度60-80℃、真空度-0.075-0.095mpa下进一步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30-40%,然后再喷雾干燥器中干燥得到含水率为4%-7%的粉末状有机铬提取物;
S9:复配:将有机铬提取物与抗氧化剂、维生素、蛋白质粉、矿物质按质量比(1.2-1.5):(0.8-1.2):(0.2-0.5):(0.2-0.5):(0.6-1.2)混合均匀,用100-120目筛子过筛,得到复配后的富铬营养强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含有机铬的天然原料为富铬麦芽、荞麦或决明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加工而成:氧化型谷胱甘肽1-3份,黄原胶3-6份,燕麦β-葡聚糖5-10份,蜂胶粉1-3份,聚赖氨酸0.5-1份,60-80份去离子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酶由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按重量比(0.8-1.2):(0.8-1.2):(0.5-1.2)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天然VE、改性葡聚糖、木糖醇或麦芽糖醇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为VB1、VB2、VB11或维生素C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粉为:酪蛋白、乳清蛋白或豌豆蛋白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为氯化钙、氯化钾或氯化钠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铬营养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还原型谷胱甘肽,于40-45℃溶解,获得50-100g/L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溶液,测其pH值为A1;
2)用氢氧化钡调pH至A2,7.0≤A2≤7.2;
3)加入一定量双氧水,边加边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0.2-0.5h;
4)反应结束后,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搅拌5-10min,然后充分滤去二氧化锰;
5)用硫酸调节pH至A3,A1-0.1≤A3≤A1;
6)充分滤去硫酸钡沉淀,喷雾干燥,获得氧化型谷胱甘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51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氨基酸螯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