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5228.7 | 申请日: | 2017-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前君;陈武;张亮;董鹏;刘天波;周志成;彭曙光;蔡海林;周向平;朱三荣;李宏光;杨红武;曾维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A01N63/0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烟草黑胫病菌 保藏 拮抗菌株 拮抗 烟草黑胫病 筛选 病原菌 中国典型培养物 应用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所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株,该拮抗菌株已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CTCC NO:M201767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筛选得到所述拮抗菌株,能有效拮抗烟草黑胫病病原菌,进而达到防治烟草黑胫病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烟区辽阔,自然条件迥异,烟草本身可塑性强,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变异,经过人们长期的栽培和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众多品种,加之不断地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形成了类型俱全、数量丰富的烟草资源。虫害和病害是影响烟草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威胁因子,如烟草黑胫病(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 Tucker),分布面积广,危害严重,在烟草上又被称为“黑秆疯”“黑根”。首次报道是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之后在世界范围内陆续被发现,我国是在山东省首次发现,之后在各个植烟区屡见报道。有关调查统计显示,烟草黑胫病发病率为5%~12%,发病严重的地区最高可达75%;我国每年烟草黑胫病平均发病面积约为10万hm2,产量损失高达3000万kg,产值损失超过1.23亿元人民币。现有的防治办法大多使用化学药剂,而连年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使黑胫病病菌的抗药性有所增强,而且对环境还造成巨大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物防治烟草黑胫病菌的方法。
申请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筛选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烟草黑胫病采用化学药剂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菌株,该拮抗菌株已在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CCTCC NO:M201767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烟草根际土壤,加入无菌水,震荡后制成菌悬液;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制备的菌悬液用无菌水梯度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在30℃条件下培养1~2天,将长出的菌落接种于1/2LB培养基中分离纯化;
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中分离纯化的菌株和烟草黑胫病原菌接种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判断有无拮抗作用,对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鉴定分类,即得拮抗菌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拮抗烟草黑胫病菌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拮抗菌株能有效抑制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生长;本发明对筛选得到的所述拮抗菌株鉴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防治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提供了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拮抗菌株与烟草黑胫病原菌的拮抗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株在1/2LB固体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拮抗菌株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未经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5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