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5682.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苗庆显;陈礼辉;黄六莲;曹石林;赵鹤;李凯旋;范宏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C1/02 | 分类号: | D01C1/02;D01B1/10 |
代理公司: | 35212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污染 生产效率 得率 制备 纤维 高温高压处理 竹材 化学处理 生产技术 植物纤维 竹原纤维 酶处理 原纤维 长竹 公支 切片 撕裂 细度 柔软 梳理 | ||
1.一种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切片:将竹子进行切片;
步骤2、竹片高温高压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竹片置于高温90-130℃、高压1-3MPa的容器中进行水浴蒸煮20-90分钟,然后沥干备用;
步骤3、竹片撕裂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竹片用螺旋挤压撕裂机进行1-3道机械撕裂处理,获得膨松状的竹纤维束;
步骤4、酶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膨松状竹纤维束置于生物酶液中处理;采用的生物酶为碱性果胶酶,处理温度为40-60℃,pH7-9,处理时间30-120分钟,碱性果胶酶用量为5-20IU/kg绝干纤维,处理的竹纤维束质量浓度为5-15%;
步骤5、化学处理:将经过步骤4酶处理后的竹纤维束进行化学处理,软化竹纤维,处理完毕进行水洗;所述化学处理采用碱性亚硫酸钠进行,温度为80-130℃,处理时间30-90分钟,NaOH用量为0.2-0.5%相对于绝干纤维质量,Na2SO3用量为0.3-0.5%相对于绝干纤维质量,处理的竹纤维束质量浓度为15-25%;
步骤6、干燥:将步骤5得到的纤维利用对撞流干燥机进行干燥,对撞流干燥机的干燥条件为:气流温度70-120℃,纤维质量流量与气流质量流量之比为0.02-0.06;
步骤7、梳理:将步骤6干燥后的纤维经梳理机梳理1-2次后即得长竹原纤维;纤维平均长度4-5厘米、细度不小于100公支,得率不小于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切成的竹片长度4-6厘米,厚度2-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竹片与水的比例为1kg竹片加入3升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竹原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采用的螺旋挤压撕裂机,其压缩比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56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