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芯片及其控制方法、液滴生成装置和微球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6785.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石;张雅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文超;刘志强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控制 方法 生成 装置 制备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3)和设在所述基体(3)内的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所述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相交而形成交汇区域,被剪切相流体能够从所述第一流道(1)流入,剪切相流体能够从所述第二流道(2)流入,以便在所述交汇区域将所述被剪切相流体分离成离散的液滴,所述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的截面积范围为0.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位于交叉区域上游的部分尺寸保持一致,或者沿着被剪切相流体的流动方向尺寸呈增大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流道(2),以在所述交汇区域形成夹流聚焦型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和两个所述第二流道(2)在交汇区域形成十字交叉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流道(2)在交汇区域均呈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横部与所述第一流道(1)连通且垂直于第一流道(1),所述L形结构的竖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流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结构的竖部与所述第一流道(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0.1mm~2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2)与所述第一流道(1)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流道(2)与第一流道(1)的夹角小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2)相对于所述第一流道(1)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和第二流道(2)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矩形横截面的长度范围为0.7mm~2mm,和/或其宽度范围为0.2mm~0.6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剪切相流体与所述剪切相流体的粘度之比的范围为10:1~30: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剪切相流体的粘度的范围为500cp~3000cp。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剪切相流体与单路剪切相流体在所述交汇区域处流量之比的范围为1:10~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单路所述剪切相流体在所述交汇区域处的流量范围为100~400μL/min,所述被剪切相流体在所述交汇区域处的流量范围为10~40μL/min。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的直径尺寸范围为200μm~400μm。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流道(2)的两端通过共同的流体进口通入所述剪切相流体,或者两个所述第二流道(2)的两端分别通过独立的流体进口通入所述剪切相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67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