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糊精的小分子污染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7077.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渭 |
主分类号: | C08B37/16 | 分类号: | C08B37/16;B01J20/26;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10002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糊精 分子 污染物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环糊精高分子聚合物,通过环糊精与有机酸反应得到的含有C=O、C=C和C‑O‑C等化学基团的环糊精高分子聚合物。环糊精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环糊精加入水‑有机酸混合体系中,水‑有机酸混合体系中水的含量为体积比0‑50%,得到环糊精的浓度为0.05‑1.0g/ml的三元混合物体系;(2)加热至反应温度为50‑180℃,反应时间不小于24小时;(3)冷却后过滤,用水清洗滤饼,干燥即可得到所述环糊精高分子聚合物,产率在50%‑70%之间。所述环糊精高分子聚合物,对小分子污染物的吸附速度极快,选择性极高。采用的原料简单,成本较低;制备过程对环境造成毒性很低,环糊精易于生物降解,环保又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处理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糊精的小分子污染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对废水的有效处理是备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来源于农药和医药行业的废水,其中往往包含多种浓度较高的小分子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现今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多孔材料吸附这些小分子,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较高,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小分子污染物吸附材料之一。然而,活性炭作为水处理材料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材料本身具备较强的疏水性,不利于材料在水中的分散;(2)吸附速度相对较慢;(3)材料再生处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且再生之后处理效率明显下降。
为了克服活性炭的上述缺陷,大量的多孔材料被合成并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其中一类材料是基于主客体化学(Host-guest chemisty)体系形成的包含物(Inclusion complex),可以形成对小分子污染物进行有效吸附的多孔结构。传统的主客体化学材料,如杯芳烃和环糊精等是广泛被应用于废水处理的代表性体系。其中,以环糊精作为原料的水处理多孔材料体系研究更为深入。
环糊精是由淀粉经过酶转化而形成的寡聚多糖结构,是水处理领域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将其用于作为小分子污染废水处理有较多优点:(1)其分子周围分布的众多的羟基赋予了其良好的亲水性,同时在其空腔内部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因此环糊精分子本身提供了一种特定尺寸的空腔,可容纳有机小分子污染物,是去除水体中有机小分子污染物的良好载体。(2)环糊精与小分子污染物之间的主客体化学作用具有较强的可逆性,使得材料的低成本再生使用成为可能。(3)环糊精的成本低廉,由于其富含多糖结构,可完全生物降解,环保。
美国西北大学Dichtel课题组发展了一种非常经济高效的方法来制备β环糊精多孔材料(Alaaeddin Alsbaiee,Brian J.Smith,Leilei Xiao,et al.Nature 2016,529,190-194)。该方法使用四氟对苯二腈共同作为单体(附图1),以四氢呋喃形成溶剂,在80℃温度条件下共聚反应两天,以~20%的产率得到了β环糊精多孔材料P-CDP。与活性炭相比,该材料可以较快速度吸附去除多种小分子污染物,同时简单经过甲醇清洗后即可实现材料的再生,且再生后材料的小分子吸附性能基本没有降低。
然而,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缺点:(1)该方法使用的四氟对苯二腈,对人体刺激性和毒性较大;另外,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氟元素,不易生物降解,不环保;(2)制备步骤较为繁杂,不但需要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碱作为催化剂,而且需要在80℃经过48小时才能完成材料制备,此外,整个过程需要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制备完成后还需要在真空液氮条件下进行干燥除水等步骤,大大提高了制备成本;(3)由于β环糊精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有限,同时制备过程的氟代亲核取代反应效率相对较低,因此产率不高,不利于进一步的工业化规模放大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渭,未经胡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7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