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7630.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雅;罗跃;苏高申;罗霄;杨欢;肖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 |
代理公司: | 42219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活性剂 超支化 丙烯酰胺 可聚合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超支化聚合物单体 超支化聚合物 重复结构单元 甲基丙磺酸 表面活性 临界胶束 马来酰胺 乳化效果 疏水碳链 双键结构 脂肪胺 共聚 代数 制备 | ||
1.一种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超支化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为:A-Bm-R1,其中A为式一所表示的结构,含有双键结构;B为式二所示的结构,是该超支化表面活性剂的重复结构单元,m表示该超支化聚合物单体的代数,2≤m≤4;R1为脂肪胺马来酰胺,含有长疏水碳链结构,其结构为式三所示,
式三中n表示长疏水碳链的碳数,8≤n≤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将超支化表面活性剂A-Bm-R1为单体,与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得到超支化聚合物,其结构为式四所示:
其中B和R1的结构与权利要求1中相同;m表示该超支化大分子单体的代数,2≤m≤4;x、y、z表示该超支化聚合物分子的聚合度,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单个结构单元数目,为>0的实数,x、y、z各自独立地相同或不同。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中间体
在30-100℃反应条件下,将马来酸酐与脂肪胺NH2CnH2n+1,8≤n≤16接触,搅拌条件下反应30min-8h,制得含不饱和双键的羧酸酰胺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式a所示;
(2)制备超支化大分子
将二元羧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与二乙醇胺根据偶合单体法制备,得到超支化大分子,其结构A-Bm-OH,其中A为式一所表示的结构,含有双键结构;B为式二所示的结构,是该超支化表面活性剂的重复结构单元,m表示该超支化聚合物单体的代数,2≤m≤4;-OH是超支化大分子的端羟基结构;
(3)制备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
将步骤1和2中所得产物,按摩尔质量比1:1-8的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在120-180℃反应条件下,搅拌条件下反应2-8h,即得到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A-Bm-R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聚合超支化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超支化表面活性剂A-Bm-R1单体总浓度为25%;
(2)将超支化表面活性剂A-Bm-R1、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00mL蒸馏加入烧杯中,搅拌,缓慢滴加30%NaOH溶液,待其溶解均匀后,调节体系pH=7-8;
(3)将pH调节完毕的溶液加入到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管的三口瓶中,调整到适宜的搅拌速率,升温至40-70℃,通N2保护,滴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1-3小时滴完,滴加完成后保温1-5小时,降至室温即得凝胶状弹性产物;最后将凝胶状弹性产物加入到100mL无水乙醇中,使聚合物沉淀析出;随后将聚合物依次放入100m L无水乙醇和100m L蒸馏水中,长时间浸泡搅拌,以除去未反应的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游离的超支化大分子、电解质,最后在50℃下真空干燥,即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76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