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7999.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农;苍柏;唐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毕进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点 路径规划 样条曲线 自动泊车 阶导数 车身 运动学约束 半径确定 技术要点 曲线曲率 输出轨迹 斜率变化 点坐标 起始点 圆弧段 泊车 点位 转弯 规划 保证 | ||
一种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属于泊车领域,为了解决摆正车身所增加的控制点和原有控制点相比,斜率变化过大,导致曲线曲率变化过大,从而车辆无法跟上的问题,技术要点是:在规划的样条曲线的起始点和/或终止点补齐一段由车辆最小转弯半径确定的圆弧,使得与样条曲线相接点处,其一阶导数连续;在圆弧段的末端其一阶导数为0;输出轨迹点坐标以完成规划。效果是:本发明保证了整条曲线的起止点位姿,也保证在摆正车身过程中,满足车辆的运动学约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泊车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在规划B样条路径的时候,在最后一个控制点的结尾处,同一水平线上再增加4个控制节点,以保持终止点姿态与泊车位底边平行。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在额外增加控制点后,无法保证整条样条曲线的曲率都满足车辆的最小半径约束。
2、初始位置处无法保证车身的姿态。
在自动泊车控制系统中,路径规划作为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一直是众多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良好的路径规划不仅可以保证车辆的避障功能,而且可以减轻控制执行系统的压力。
针对平行泊车位,双圆弧拼接的方法是最为基础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车辆与泊车位的相对关系,计算出泊车位的起始位置,然后通过两段最小转弯半径所构成的圆弧,将车辆摆进停车位。放宽要求后,两段圆弧的半径可以扩展到满足车辆运动学、避障要求,相切约束的任意半径。但是基于圆弧拼接的泊车路径规划方法,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就是曲率不连续。这就要求车辆在某些特定位置,在极端的时间内,将方向盘转过一个较大的角度,从而对车辆造成损害,且对乘车人的舒适性造重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研发人员开发了基于样条曲线的泊车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保证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曲率的连续性。本专利正是在此基础之上发明的来的。
现有技术请参见宋金泽博士论文《自主泊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第三章融合微分平坦、样条理论的轨迹生成方法,《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根据以上原理,在进行研究分析及仿真时,发现,在曲线的后半段部分,车辆并不能根据规划好的点进行跟踪。原因在于其为了摆正车身所增加的控制点和原有控制点相比,斜率变化过大,导致曲线曲率变化过大,从而车辆无法跟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摆正车身所增加的控制点和原有控制点相比,斜率变化过大,导致曲线曲率变化过大,从而车辆无法跟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在可行范围内选择最优的路径作为样条曲线的逼近路线;在逼近路线上选取若干点作为样条曲线控制点,并规划样条曲线;在规划的样条曲线的起始点和/或终止点补齐一段由车辆最小转弯半径确定的圆弧,使得与样条曲线相接点处,其一阶导数连续;在圆弧段的末端其一阶导数为0;输出轨迹点坐标以完成规划。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规划好样条曲线后,在该曲线的起止点位置补齐一段由最小转弯半径构成的圆弧。其主要的优点为:1.保证了起止点的车身姿态。2.满足车辆的运动学约束。3.在样条曲线弧长一定的情况下,其所增加的满足要求的圆弧弧长最小。
用于平行泊车位的自动泊车,实现平滑有效、规范停车,本技术方案是在规划好样条曲线后,在原有曲线的起止位置点,补上一段以最小半径约束的圆弧路径,圆弧段与样条曲线相接处保持一阶导数连续,而末端姿态保持斜率为0。这样保证了整条曲线的起止点位姿,也保证在摆正车身过程中,满足车辆的运动学约束。
原有技术没有考虑车辆起点位置的姿态约束,也并没有考虑到终止点摆正过程中的车辆运动学约束.本发明保证了整条曲线的起止点位姿,也保证在摆正车身过程中,满足车辆的运动学约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7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