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向拉杆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8303.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槽 汽车方向盘 固定装置 夹持装置 驱动装置 升降装置 转向拉杆 支撑杆 拉杆 弹簧套 使用者提供 工作效率 夹持固定 转动连接 对拉杆 内插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向拉杆固定装置,包括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冷却槽的上方设有拉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对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内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夹持装置,所述拉杆通过夹持装置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冷却槽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冷却槽转动连接。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升降装置、夹持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相互配合,能够很好的适应拉杆的结构,对拉杆的进行自动的夹持固定,提高工作效率,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向拉杆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向拉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拉杆是汽车转向机构中的重要零件,它直接影响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运行的安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转向拉杆分为2类,即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横拉杆,转向直拉杆承担着把转向摇臂的运动传递给转向节臂的任务;转向横拉杆则是转向梯形机构的底边,是确保左右转向轮产生正确运动关系的关键部件,转向拉杆是汽车转向机构中的重要零件,它在转向系中起着传递运动的作用,直接影响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运行的安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转向拉杆分为2类,即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横拉杆,转向直拉杆承担着把转向摇臂的运动传递给转向节臂的任务,转向横拉杆则是转向梯形机构的底边,是确保左右转向轮产生正确运动关系的关键部件。但是现有的转向拉杆不方便进行热处理,对其夹持固定方式不稳定导致热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转向拉杆不方便进行热处理,对其夹持固定方式不稳定导致热处理效率低,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向拉杆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方向盘转向拉杆固定装置,包括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冷却槽的上方设有拉杆,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对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内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夹持装置,所述拉杆通过夹持装置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冷却槽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冷却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对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拉杆位于两个夹板之间,所述夹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拉轴,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拉轴远离夹板的一端通过卡轴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滑槽内设有活动弹簧,所述活动弹簧与移动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支撑杆,所述连接块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与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之间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螺纹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冷却槽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第二驱动轴之间设有卡接装置,所述螺纹套通过卡接装置与第二驱动轴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插设在螺纹套内。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多个插片,所述第二驱动轴靠近螺纹套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插片设置在卡块的四侧,所述螺纹套上设有凹槽,所述插片插设在凹槽内,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两侧对称设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转动件与螺纹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上套接有回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内设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上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8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铝型材时效炉
- 下一篇:均压负载装置和回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