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8417.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红;高远;李珺杰;李治凯;陈佳运;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7/26;C04B41/80;C04B41/83 |
代理公司: | 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专利服务中心 32002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陶瓷 进行 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属于水声换能器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同一分组的压电陶瓷片按照极性朝向要求进行叠放;在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侧面用油性马克笔标记分组编号,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分组编号从上到下覆盖整组各个压电陶瓷片的侧面,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分组编号不同。本申请通过在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侧面用油性马克笔标记分组编号,使压电陶瓷片极性标识和分组配对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不会因为工艺流程中的后续处理步骤而导致极性和分组配对标识的混乱;将压电陶瓷片极性标识和分组配对两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提高了压电陶瓷处理工艺流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声换能器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声换能器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多步骤的处理,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判别极性:使用准静态d33测试仪对压电陶瓷的正负极进行极性判别;极性标识:在压电陶瓷表面标识红点或在压电陶瓷侧面标识红点;标号:用铅笔在压电陶瓷片表面编号;电容测量:用万用表测量压电陶瓷片的电容;分组配对:根据压电陶瓷片的电容对其进行分组配对;表面处理:用酒精、丙酮和去污剂对压电陶瓷片进行表面处理;烘干:鼓风干燥箱中100-110℃干燥2至8小时;涂胶:压电陶瓷片表面刷涂环氧胶粘剂;装夹:压电陶瓷片和电极片间隔排列装入夹具中;固化:将装夹完成的压电陶瓷片、电极片连同夹具一同放入烘箱中,使环氧胶粘剂发生固化反应。
目前,如上所述的压电陶瓷片处理工艺流程中,压电陶瓷片的极性和分组配对的标识方法存在可靠性差、效率低等缺陷。在极性标识的工艺步骤中,一般当压电陶瓷片厚度较大时,会在压电陶瓷片的侧面靠近正极的一端用油性马克笔标记红点作为标识正极的方式。但是,即使较厚的压电陶瓷片的厚度仍然很小,所以在侧面标记红点并且使红点的位置能够清晰的被辨识出靠近某一端比较困难。当压电陶瓷片厚度较小时,会在压电陶瓷片正极表面标记红点作为标识正极的方式。这种标识方式会因为后续的表面处理过程将红点洗去而造成标识缺失。
在压电陶瓷片分组配对的工艺步骤中,会对依据电容值分组配对的压电陶瓷片进行靠近排放、堆叠排放等方法,通过位置关系显示其配对关系。但是因为后续的表面处理等步骤,压电陶瓷片会经过多次的位置移动,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容易被打乱而造成配对关系的混乱。
以上两个工艺步骤存在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压电陶瓷处理工艺流程的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会对换能器的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工艺步骤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同一分组的压电陶瓷片按照极性朝向要求进行叠放;在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侧面用油性马克笔标记分组编号,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分组编号从上到下覆盖整组各个压电陶瓷片的侧面,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分组编号不同。
可选的,这里的分组编号可以为阿拉伯数字。显然,分组编号还可以为英文字母或其他字符。
可选的,在每组叠放的压电陶瓷片的侧面用油性马克笔标记数字编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对已经进行过分组编号的压电陶瓷片进行表面处理和干化处理;在已经进行过表面处理和干化处理的压电陶瓷片的表面刷涂环氧胶粘剂;按照预定方式将压电陶瓷片和电极片间隔排列装入夹具中;将装夹完成的压电陶瓷片、电极片连同夹具放入烘箱中,使环氧胶粘剂发生固化反应。
可选的,在将同一分组的压电陶瓷片按照极性朝向要求进行叠放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对压电陶瓷片的正负极进行判定,在压电陶瓷片表面对正极或负极进行标记;在各个压电陶瓷片表面进行编号;对压电陶瓷片的电容进行测量,将压电陶瓷片的编号和电容进行对应存储。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压电陶瓷片的编号和电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压电陶瓷片进行分组配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8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