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铅点东方鲀的人工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8786.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夏连军;徐加元;陆建学;李子牛;王孝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东方鲀 人工驯化 驯化 鱼种 人工养殖技术 分阶段投料 活性饵料 逐渐过渡 自然习性 驯化池 饵料 投喂 驯养 成活率 成功率 喂养 填补 饲料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铅点东方鲀的驯化方法,包括挑选鱼种、准备驯化池和分阶段投料喂养驯化鱼种工序,上述人工驯化方法针对野生铅点东方鲀自然习性先选择适宜的活性饵料,再通过逐步调整不同饵料混合比例来投喂,通过稳定逐渐过渡方式,使野生铅点东方鲀完全适应人工配合的鱼宝饲料,提高其驯养成功率和成活率,填补了国内铅点东方鲀人工养殖技术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野生鱼种转化为人工养殖的驯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野生铅点东方鲀的人工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铅点东方鲀(Takifugu alboplumbeus)为鲀形目、鲀科,俗名俗称河鲀、廷巴等,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一般为20厘米左右,栖息于近海及江河口附近水域底层,在江河口附近水域产卵,冬季移至近岸深水区,肉味鲜美,可鲜食,有剧毒,毒素可药用,是河鲀毒素提取的重要原料。目前铅点东方鲀全部为海上捕捞,资源量也随着渔民过度捕捞成锐减趋势。
铅点东方鲀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由于其资源群体数量不稳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捕获量,所以总的渔获产量不高,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其人工养殖和繁育技术还是空白,所以对野生铅点东方鲀进行人工驯化养殖,如何提高其驯养的成功和成活率是目前存在主要的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有的野生鱼种运回来后直接投喂冰鲜鱼虾,有的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而此时野生鱼还没有完全适应人工驯养环境,还没及时转变其摄食饵料种类,从而会出现不摄食或者很少摄食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饥饿的河鲀会自相残杀互相咬对方,导致大批河鲀受伤感染而死亡。本发明提高了铅点东方鲀驯化成功率,为大力开发铅点东方鲀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铅点东方鲀的人工驯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野生铅点东方鲀的人工驯化方法,包括挑选鱼种、准备驯化池和投料喂养驯化鱼种,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
S1、挑选鱼种:挑选体重在不小于10g、体长不小于10cm且体表无伤、健康活力好的优质野生铅点东方鲀鱼种;
S2、准备驯化池:按照如下条件准备驯化池,所述驯化池的水质参数包括盐度为20~32‰,温度为23~31℃,pH为7.2~8.5,溶氧水平>5mg/L,采取流水饲养且保持流速为50~80L/min,充气;所述驯化池的大小为3×4×1m
S3、鱼种驯化:采用分阶段投料喂养驯化,具体地包括:
S31、活虾投喂阶段:将步骤S1中挑选的鱼种按照驯养密度为15~25尾/m
S32、活虾和冰冻虾混合投喂阶段:经过步骤S31的活虾投喂阶段后,采用冰冻虾由少到多逐渐部分代替所述活虾投喂继续投喂,投喂时间为4~6天;
S33、冰冻虾投喂阶段:经过步骤S32的活虾和冰冻虾混合投喂阶段后,持续投喂饵料全部为冰冻虾,投喂时间为4~6天;
S34、冰冻虾与人工配合饲料混合投喂阶段:经过步骤S33的冰冻虾投喂阶段后,用人工配合饲料由少到多逐渐部分代替冰冻虾投喂直至全部投喂饲料,投喂时间为6~8天;
S35、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阶段:经过步骤S34的冰冻虾与人工配合饲料混合投喂阶段后,继续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3天后使鱼种完全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即完成人工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8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鳜鱼暴发性出血病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提高罗非鱼免疫力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