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产品可重构综合开发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9188.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源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电 产品 可重构 综合开发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产品可重构综合开发测试系统,包括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交换机、控制器、重构模块和存储器,所述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对无线电产品进行开发,然后通过所述交换机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重构模块,所述重构模块将测试数据传输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将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分为产品理念设计、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成品测试三个部分,可以对无线电产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从研究开发到产品测试,使产品开发系统化,提高产品的成品达标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电产品可重构综合开发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的应用较广泛,如民用移动通信、军事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电子战、技术侦查等等。不同应用有着不同的频段、调制体制、带宽、用户接口和系统管理。随着高速ADC、DAC、高速DSP/FPGA、专用信号处理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无线电设备及系统广泛采用数字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促进了无线电系统的基带、中频甚至RF的数字化,传输率也越来越高,某些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率可达Gpbs以上。尽管无线通信技术存在革命性进步。
但针对无线电产品(如通信芯片、通信模块、通信系统)的设计调试、模拟评估、测试方法和过去相比变化不大,存在如下不足:传统的对于无线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无法对产品本身从开发到后期的成品成型进行系统化的测试处理,导致制成品无法满足要求且无法重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产品可重构综合开发测试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产品可重构综合开发测试系统,包括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交换机、控制器、重构模块和存储器,所述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对无线电产品进行开发,然后通过所述交换机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重构模块,所述重构模块将测试数据传输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分为产品理念设计、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成品测试三个部分,所述产品理念设计对产品进行预想和设计,然后通过产品研究开发对产品进行研究开发,最后通过所述产品成品测试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产品理念设计分为产品市场价值预估和产品创新性两个部分,所述产品市场价值预估对产品进行市场的认可度调差,然后通过产品创新性对产品的创新程度进行研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产品研究开发分为产品外观设计和产品系统开发两个部分,所述产品外观设计和所述产品系统开发分别对产品的外观和系统进行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产品成品测试以测试计算机为依托并由仿真检验计算机、计算机信息接受模块和计算机信息发射模块组成,所述仿真检验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信息接受模块和所述计算机信息发射模块分别对产品信息进行检验、接受和发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重构模块分为可重构信息接受模块和可重构信息发射模块两个部分且对重构信息进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无线电产品开发模块分为产品理念设计、产品研究开发和产品成品测试三个部分,可以对无线电产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从研究开发到产品测试,使产品开发系统化,提高产品的成品达标率。
2.通过产品成品测试以测试计算机为依托并由仿真检验计算机、计算机信息接受模块和计算机信息发射模块对产品信息进行检验、接受和发射,然后以交换机为依托,通过重构模块分为可重构信息接受模块和可重构信息发射模块两个部分且对重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测试程序对软件无线电平台进行相应配置,即可针对不同无线电产品进行系统级测试,完善测试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无线电产品可重构综合开发测试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源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源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9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