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橡胶冷却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9231.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必宽;丁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橡胶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橡胶冷却机,其包括:进料输送带、与进料输送带相连的提升输送带、设置在提升输送带下方的循环冷却器;进料输送带设有速度控制器,循环冷却器包括相对设置并安装空气冷却结构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之间能够循环移动的多个悬挂结构,悬挂结构包括移动板、设置在移动板两侧用于支撑橡胶的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与移动板之间形成夹角α,夹角α可调节。本发明·冷却效果好且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橡胶冷却机。
背景技术
橡胶原材料通过密炼机密炼成型后,还需要用橡胶精炼机清除再生胶中所含的硬杂质,经橡胶精炼机混炼后的橡胶温度较高,不能进行后续的加工作业,需要冷却后再进行后续作业。如果采用常温放置冷却,需要的时间太长,且冷却效果不佳,而现有的橡胶冷却装置由于冷却效率较低,对橡胶进行冷却处理后也不能即时进行后续的加工作业。
如申请号为201710803111.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输送冷却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输送装置、喷水冷却装置、风冷装置和裁切收集装置,输送装置包括上料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但是这样的冷却机冷却效率不高,存在能源的多处浪费,不能根据水温调节输送橡胶的速度,造成冷却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冷却效果好且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高效橡胶冷却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高效橡胶冷却机,其包括:进料输送带、与所述进料输送带相连的提升输送带、设置在所述提升输送带下方的循环冷却器;所述进料输送带设有速度控制器,所述循环冷却器包括相对设置并安装空气冷却结构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之间能够循环移动的多个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包括移动板、设置在所述移动板两侧用于支撑橡胶的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可调节。
作为优选,还包括循环加水器,所述循环加水器设有循环加水环,所述循环加水环上连接多个加水管,所述移动板中空且设有加水通道,所述加水管与所述加水通道相连。使得移动板内充满水,加快橡胶的降温,并且可以空气冷却结构产生协同作用,一方面移动板内的水可以被空气冷却结构吹凉,另一方面移动板内的水也可以使得空气冷却结构吹出的风不会太容易变热,两者共同作用,比两者单一使用更加节能。
进一步优选,所述循环加水环与悬挂架构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一致。
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板中空并与移动板连通,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喷头。喷头将水变成小液滴喷到橡胶上,通过空气冷却结构的吹风能够将其挥发带走大量的热量,喷头内喷出水,能够促进移动板内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其中,使得移动板内的水温度降低,也能够提高降温的速度,且水分的挥发也能够带走空气冷却结构的热量,延长空气冷却结构的寿命,降低空气冷却结构吹出的风的温度。
进一步优选,所述喷头上设有雾化器。雾化的水气可以最大程度地粘附在橡胶的表面,相同的水,雾化后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橡胶表面附着的雾化水珠在空气冷却中,更多的水分的蒸发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冷却器下方设有集液水池。可以收集滴落的水,然后再利用,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清除水需要付出的劳动力和防止防止在底面上的机架生锈。
作为优选,还包括滚轴输送台,所述滚轴输送台设置在所述提升输送带之后,所述循环冷却器设置在所述滚轴输送台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所述循环冷却器和滚轴输送台下方设有集液水池。
进一步优选,所述滚轴输送台设有多个滚轴,所述滚轴设有驱动所述滚轴转动的驱动器。滚轴平台上的滚轴间隔排布,橡胶上下表面都能与空气相接触,起到一个预降温的作用,并且能够对橡胶起到一个舒展的作用,防止部分橡胶黏连在一起,防止影响后续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立信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9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