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米级造粒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9628.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鑫;林元奎;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B01J2/16;B01J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级造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纳米级造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物料以1-500kg/h的速度加入到乳化室中,以30-2000rpm转速搅拌、乳化15-50min,再置于1-20Mpa的压强条件下,剪切均质15-60min,获得物料乳化液;
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物料乳化液经过滤孔径为1-500um的生物膜过滤,获得微纳米级乳化液;若物料乳化液通过生物膜过滤孔径,则进入步骤3),否则,经管道回流到1-20Mpa的压强条件下继续剪切均质,再经过滤孔径为1-500um的生物膜过滤,获得微纳米级乳化液;
步骤3):将步骤2)获得的微纳米级乳化液以1-500kg/h的速度加入到多级喷雾干燥塔中,从多级喷雾干燥塔上端通入干燥热空气,进行喷雾干燥、附聚造粒,获得初次干燥的微纳米级微囊颗粒,并从多级喷雾干燥塔上端排出干燥热空气;
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初次干燥的微纳米级微囊颗粒加入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往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通入干燥热空气,干燥、冷却、附聚造粒,获得成品微纳米级微囊颗粒,所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干燥热空气从多级喷雾干燥塔上端排出;
步骤5):将步骤3)、步骤4)中排出的干燥空气通入旋风分离器中,在旋风分离器中进行旋风分离除尘,获得颗粒较小的物料细粉,并将尾气排往布袋除尘器中进行除尘处理,收集尾气中的物料细粉,然后将布袋除尘器净化后的空气过滤、排出;
步骤6):将步骤5)中收集的物料细粉由管道输送到多级喷雾干燥塔中进行喷雾干燥、附聚造粒,获得初次干燥的微纳米级微囊颗粒,将初次干燥的微纳米级微囊颗粒加入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干燥、冷却、附聚造粒,获得成品微纳米级微囊颗粒,或直接将步骤5)中收集的物料细粉输送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干燥、冷却、附聚造粒,获得成品微纳米级微囊颗粒;
所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包括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所述初次干燥的微纳米级微囊颗粒依次加入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经设置在低温区的产物出口收集,获得成品微纳米级微囊颗粒;所述高温区温度为300-380℃,所述中温区温度为200-260℃,所述低温区温度为80-100℃;
所述多级喷雾干燥塔上端通入干燥热空气温度为150-200℃,所述多级喷雾干燥塔上端排出干燥热空气温度为6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级造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将步骤5)中收集的物料细粉输送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时,将收集的物料细粉输送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的高温区,或将收集的物料细粉输送到多温区内置整合式流化床中的低温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级造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或步骤6)中获得的成品微纳米级微囊颗粒直径为100nm-2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鑫伟低碳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196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