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1051.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B5/00;B23B2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张俊 |
地址: | 311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轴承 组件 复合 车削 加工 工模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包括固定底座(1)和复合车刀(2),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面横向开有半圆形凹槽(11)且半圆形凹槽(11)贯通固定底座(1)两侧端面,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面横向设有两条面接触支承条(3)且两条面接触支承条(3)位于半圆形凹槽(11)槽口两侧,所述面接触支承条(3)上端面设有多个工件定位销(4)且面接触支承条(3)上端设有多个液压升降板(5),所述复合车刀(2)横向通过半圆形凹槽(11)且复合车刀(2)中圆形刀杆(21)的中心线与半圆形凹槽(11)的圆心线重合且在复合车刀(2)绕圆形刀杆(21)中心线旋转时复合车刀(2)中精车刀片(24)的旋转轨迹半径小于半圆形凹槽(11)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其特征是:所述面接触支承条(3)上端设置的多个液压升降板(5)呈“1”字形排列,每个液压升降板(5)中的压板(52)正下方对应设置有两个工件定位销(4)且两个工件定位销(4)位于该液压升降板(5)中的液压升降杆(5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其特征是:所述液压升降板(5)包括液压升降杆(51)和压板(52),所述液压升降杆(51)和压板(52)呈T形设置且压板(52)固定在液压升降杆(51)的上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其特征是:所述工件定位销(4)的横截面呈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车刀(2)由圆形刀杆(21)、粗车刀片(22)、半精车刀片(23)和精车刀片(24)构成,所述圆形刀杆(21)外圆面上按车削顺序从先到后依次设有粗车刀片安装孔(25)、半精车刀片安装孔(26)和精车刀片安装孔(27)且粗车刀片安装孔(25)中安装有粗车刀片(22)、半精车刀片安装孔(26)中安装有半精车刀片(23)和精车刀片安装孔(27)中安装有精车刀片(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其特征是:所述粗车刀片安装孔(25)、半精车刀片安装孔(26)和精车刀片安装孔(27)呈直线设置在圆形刀杆(21)外表面且该直线与圆形刀杆(21)中心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1)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12)。
8.一种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两排液压升降板(5)向上升起;然后将多个待加工的曲轴轴承盖分别通过曲轴轴承盖两侧凸耳的下端面与两条面接触支承条(3)的上端面两两面接触设置在两条面接触支承条(3)间且曲轴轴承盖上凸耳与面接触支承条(3)面面接触时位于凸耳上的通孔与位于面接触支承条(3)工件定位销(4)插接配合;最后将两排液压升降板(5)下降使液压升降板(5)中的压板(52)的下端面压住对应曲轴轴承盖的上端面,实现多个曲轴轴承盖快速、精准的装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轴轴承盖多组件复合车削加工工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曲轴轴承盖纵向设置在两条面接触支承条(3)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0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油压系统高低压自动转换装置
- 下一篇:汽车转轴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