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指纹技术识别“一卡通”网络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1507.4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仪;王靛;刘晓冬;刘鹤;任强;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终端 传统防火墙 技术识别 终端指纹 主动探测 一卡通 仿冒 安全设备 探测应用程序 数据流 传统网络 调整策略 动态调整 前端设备 设备端口 设备信息 识别设备 网络环境 网络延时 终端网络 主动出击 主动扫描 主机设备 被动式 数据包 单点 旁路 组网 瓶颈 检测 部署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指纹技术识别“一卡通”网络终端。网络终端采用旁路部署组网,不影响既有网络环境及数据流,单点瓶颈不存在,不会增加网络延时;主动扫描技术,弥补了传统防火墙被动式安全设备,无法动态调整策略的缺陷,在危机发生前,主动出击提前调整策略;仿冒检测,解决了传统网络设备仅关注数据包,不关注终端网络行为的缺陷可以主动探测到设备端口、主动探测主机设备是否在线,探测应用程序版本,更加精确的分析识别前端设备类型。解决传统防火墙只识别设备IP、MAC地址等基础容易被仿冒的设备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终端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指纹技术识别“一卡通”网络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一卡通”技术日益成熟,基本实现了“一卡通”在线管理。在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专网内采用逻辑隔离的方式(VLAN)等技术进行安全域的划分,但物理上仍然是同一张网络,并由于门禁读卡器等前端设备与服务器、办公PC在同一张网络,往往会添加ACL打通两个逻辑隔离的网络,更由于前端设备分布广,不间断运行,无人值守的特性,这些给网络端点接入的管理带来挑战和风险。前端门禁设备、发卡设备、读卡设备通过网线连接网络交换机,与整个管理系统连接,一旦出现黑客非法拔下前端设备网线,连接将计算机接入网络,进行网络攻击、数据窃取等行为,将产生敏感信息泄漏、网络瘫痪、身份卡复制等严重后果。防止端点非法接入设备、私接设备、仿冒设备接入等,建立发现、监控、阻截一体化的立体防御体系,是“一卡通”专网终端准入的阻击点。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必须能够识别前端设备,并有效管控传输的数据的合法性。
目前的“一卡通”网络主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为传统防火墙、IDS、IPS等被动式安全设备,主要通过判断数据包得IP、端口和协议来识别威胁,无法准确出前端设备类型。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主要为防火墙,防火墙是通过分辨数据包的IP、端口和协议进行防护。现有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主要为防火墙,防火墙是通过分辨数据包的IP、端口和协议进行防护。通过计算机很容易仿冒数据包的IP、端口和协议,欺骗防火墙,实现前端设备仿冒。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终端指纹技术识别“一卡通”网络终端,通过减少通信带宽占用量,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与接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指纹技术识别“一卡通”网络终端,为了最大化的提升系统防御的响应及处置速度,“一卡通”终端准入设备使用主动与被动两种探测技术,在前端部署终端安全准入设备,通过识别前端设备传输网络数据特征码、注册协议等信息,实现只有授信设备接入网络,对非授信设备进行实时阻断,并通过平台联动实时告警;其次,识别通过认证的前端设备的网络访问行为,只允许其传输预先确定的应用和数据。这样即使有攻击者通过伪造身份冒名接入网络进行攻击,也会被实时阻断,即可实现前端设备接入“可信”,设备行为“可控”,在前端设备与后端业务系统之间建立起可信、可控的高效访问通道。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终端指纹技术识别“一卡通”网络终端,网络终端采用旁路部署组网,不影响既有网络环境及数据流,单点瓶颈不存在,不会增加网络延时;主动扫描技术,弥补了传统防火墙被动式安全设备,无法动态调整策略的缺陷,在危机发生前,主动出击提前调整策略;仿冒检测,解决了传统网络设备仅关注数据包,不关注终端网络行为的缺陷。
可选的,网络终端采用数据流量基线技术,通过分析特定设备的流量,进行流量基线模型建立,通过机器学习判断是否为指定类型的设备,从而确定设备指纹,判定设备是否合法合规;终端指纹技术,通过对终端系统、端口信息的学习、分析,建立终端基线,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判定终端指纹,对终端进行指纹归类,对非法终端进行阻断处理;阻断技术,主要采用网络层拦截所有流量、传输层拦截TCP连接。
可选的,终端指纹技术包括主机发现,端口扫描,版本探测,OS探测技术,解析终端网络外在特征,当外在特征发生变化时,判定为不合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1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