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主动减震系统以及主动减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2193.X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汾;郑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5 | 分类号: | B60G17/0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韩冰;陈小莲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轮胎 减震 减震系统 震动信息 路面信息 汽车控制系统 信息采集装置 控制复杂度 分析装置 减震装置 用户体验 平稳性 悬架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主动减震系统,应用于汽车控制系统,所述主动减震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分布式电动汽车的每个轮胎前方,用于获取所述每个轮胎前方的路面信息;分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路面信息生成与所述每个轮胎一一对应的震动信息;减震装置,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分布式电动汽车的每个轮胎与悬架之间,用于基于所述震动信息,控制与所述震动信息对应的轮胎对路面进行主动减震。还公开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主动减震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降低了电动汽车的制造及使用成本、简化了电动汽车的控制复杂度,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平稳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主动减震系统以及主动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人的出行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动汽车时代,汽车的驱动方式主要通过集中驱动方式进行驱动,即通过一个发动机集中进行驱动力的输出,通过变速器等装置将驱动力分配到汽车的四个轮胎。
然而随着蓄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携带蓄电池向汽车提供驱动力成为现实,从而出现了电动汽车。由于电动汽车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蓄电池,通过从蓄电池中向电动机输出电能,从而驱动电动机转动,从而带动电动汽车的运行,而随着现代工艺的提升,电动机可以继承到电动汽车的四个轮胎中,从而实现分布式驱动,因此出现了分布式驱动的电动汽车。
进一步地,在现有的汽车控制系统中,通过对汽车的轮胎或汽车底架进行减震处理,例如加装弹簧、液压减震装置等方法,从而提升汽车的减振性能,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路面的平整情况给每个轮胎造成的震动情况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对汽车的轮胎整体或通过汽车底架进行优化,从而对汽车进行减震往往效果不佳,降低了用户体验,或需要复杂的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才能实现足够的减震效果,但这样会造成成本的大幅度升高,使得普通用户难以承受,且复杂的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也为后续的维护、故障检测等方面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减震效果差、减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主动减震系统以及主动减震方法,通过采集每个轮胎前方的路面情况,并基于每个轮胎前面的路面情况控制每个轮胎进行对应的主动减震操作,从而实现低成本、高精确性的减震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电动汽车的主动减震系统,应用于汽车控制系统,所述主动减震系统包括:信息采集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分布式电动汽车的每个轮胎前方,用于获取所述每个轮胎前方的路面信息;分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路面信息生成与所述每个轮胎一一对应的震动信息;减震装置,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分布式电动汽车的每个轮胎与悬架之间,用于基于所述震动信息,控制与所述震动信息对应的轮胎对路面进行主动减震。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采集平面的宽度与汽车轮胎的宽度相同,所述采集装置通过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方向信息来调整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采集方向。
优选地,所述分析装置包括: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每个轮胎的胎压以及所述电动汽车当前的运行速度;第一运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路面信息获得路面在所述每个轮胎前方的起伏幅度;第二运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起伏幅度、所述胎压以及所述运行速度获得每个轮胎在与所述每个轮胎对应的路面信息下的震动信息。
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所述每个轮胎与所述采集平面之间的响应距离;距离运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运行速度以及所述响应距离获得响应时间;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响应时间以及所述震动信息控制与所述震动信息对应的轮胎对路面进行主动减震。
优选地,所述主动减震系统还包括:在非主动减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每个轮胎的震动数据;将所述震动数据与所述每个轮胎的震动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所述震动数据是否正常;在所述震动数据不正常的情况下,向用户发出警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