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2215.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1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闫凯鹃;柳祥;朱燕敏;秦星;刘建伟;李建峰;刘向宏;冯勇;张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06 | 分类号: | H01B12/06;H01B13/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孙卫增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nbti cu 超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方法,取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并加工与超导圆线尺寸相匹配的大R角异型铜槽线;将选取的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和加工的大R角异型铜槽线分别进行热镀锡并冷却;将热镀锡后且冷却至室温的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和大R角异型铜槽线通过异型模具复合到一起;最后再进行1~3道次圆形模具拉伸,即制得铜比不小于6:1的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加工过程能够减少铜的加工成本,进而有效降低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成本,适合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导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NbTi超导体主要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NMR)、实验室仪器、粒子加速器、电力、扫雷、矿石磁分离、磁悬浮列车、超导储能(SMES)等领域;传统NbTi/Cu多芯超导线的制备一般包括合金制备、合金棒加工、多芯复合体组合与加工、多芯超导线的热处理等工艺过程;由于加工过程复杂以及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所制备的NbTi/Cu多芯超导线的铜比一般都控制在4以下;但对于有些领域如3T以下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其所用的NbTi超导磁体需要很高的稳定性,而铜比则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铜比越高,其稳定性越好。因此,制备铜比高于6:1的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对于获得高稳定的NbTi超导磁体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镀锡法制备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加工方法制备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时存在的加工过程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取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并加工与超导圆线尺寸相匹配的大R角异型铜槽线;
步骤2,将选取的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和加工的大R角异型铜槽线分别进行热镀锡并冷却;
步骤3,将步骤2热镀锡后且冷却至室温的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和大R角异型铜槽线通过异型模具复合到一起得异型线材;
步骤4,将步骤3复合到一起异型线材进行圆形模具拉伸,即制得铜比不小于6:1的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
所述步骤2的热镀锡采用的锡液为SnIn合金,其中In的含量为0.5%~3%,锡液的温度为260~300℃。
所述步骤2的热镀锡低铜比超导圆线的热镀锡速率为50~100m/min,异型铜槽线的热镀锡速率为100~200m/min。
所述步骤3的异型模具为介于矩形和圆形间的异型模具,模具角度为6度,所采用的复合加工率为5~10%。
所述步骤4的圆形模具拉伸为1~3道次圆形模具拉伸,其加工率为10%~20%。
所述制得的高铜比NbTi/Cu超导线材的RRR值范围为80~150。本发明的RRR值通过锡液的温度和复合后加工率控制。
本发明通过热镀锡方法将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和异型铜槽线在锡液中进行镀锡,再进行复合和冷加工,从而制备铜比大于6:1的NbTi/Cu超导圆线,加工过程能够减少铜的加工成本,进而有效降低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成本,适合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低铜比NbTi/Cu多芯超导圆线的横截面金相图;
图2是本发明中异型铜槽线的设计图;
图3是本发明制得的高铜比NbTi/Cu超导圆线的横截面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