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2248.7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2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面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触控屏面板,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白色背光源、下层无色透明玻璃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下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上感应组,所述上感应组包括相邻独立设置的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上电极与上触控感应区,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表面。所述触控屏面板,通过将电致变色层的上电极与上触摸屏图案集成设置在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并且相互独立,实现不同的触控与显示需求,实现了触控与电致变色层的发光的同步性,降低了面板的厚度,无需单独设置触控感应器,降低了生产升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屏的技术的不断成熟,由于优秀的操控效果,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触摸屏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是手机显示屏或其它的触控显示屏,还可以是其它的触控器件中,如电磁炉之类的电器。现有的触控面板有一些缺点。例如,电磁炉的触控面板,需要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才不会发生操作失误的情况。
当前触摸屏厂竞争已是白热化,其竞争主要集中在制造成本、产品的新颖性和新功能。但是,现有的触控面板需单独在变色玻璃贴附触控感应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种一种集成触控面板,无需单独在变色玻璃层设置触控传感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触控面板,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白色背光源、下层无色透明玻璃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为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下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上感应组,所述上感应组包括相邻独立设置的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上电极与上触控感应区,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表面。
其中,还包括多个与所述上感应组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表面的凹槽,所述上感应组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为上表面经过AG处理并设置有多个图标的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其中,所述图标与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上电极对应设置。
其中,多个所述图标阵列设置在所述上层无色透明玻璃层的上表面。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图标外与所述图标一一对应的外形轮廓,多个所述图标的外形轮廓尺寸相等。
其中,所述上触控感应区为圆形上触摸屏图案,所述上电极环绕所述上触控感应区设置,所述上触控感应区通过所述上电极的缺口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前端或后端的电极连接点连接,所述上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电极连接点连接。
其中,所述上电极的走线向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左边延伸后与所述电极连接点连接,所述上触控感应区向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部延伸后与所述电极连接点连接,或所述上触控感应区向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左边延伸后与所述电极连接点连接,所述上电极的走线向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中部延伸后与所述电极连接点连接。
其中,所述上电极的外直径与所述图标的外形轮廓直径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下表面,包括多个与所述上电极对应设置的下电极。
其中,所述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的形状相同,尺寸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集成触控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光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密排种检测装置和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