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提取辅酶Q10和磷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22709.0 申请日: 2017-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9956856B 公开(公告)日: 2020-06-30
发明(设计)人: 袁慎峰;姚阳;闵一;胡柏剡;陈召峰;李永;李其川;罗云轩;张锦阳;李旭光;涂仕春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46/10 分类号: C07C46/10;C07C50/28;C07F9/10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辅酶 q10 发酵 菌粉中 提取 磷脂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一种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提取辅酶Q10和磷脂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三维Hansen溶解度参数在21‑23(J/cm3)1/2之间、且其氢键项的贡献在10‑12(J/cm3)1/2之间的混合溶剂对辅酶Q10生产菌株的发酵菌粉进行浸提。本发明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可以高效提取辅酶Q10和磷脂两种产品,工艺过程可操作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和收率高,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提取辅酶Q10和磷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辅酶Q10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妆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心脏和大脑、改善微循环、促进学习记忆、提高运动能力等作用,其分子式如下。

制备辅酶Q10的方法主要有动物细胞提取法、烟叶茄尼醇半合成法、完全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植物细胞培养法等。其中微生物发酵提取法是主要生产方式。关于辅酶Q10的提取方法,传统的方法为有机溶剂提取法,近年则发展了超声辅助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亚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中国专利CN101314782A公开了一种从菌体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以氯仿、丙酮、四氯化碳、石油醚等为溶剂进行回流萃取5-60分钟,将提取物蒸干溶剂后再用乙醚或石油醚溶解,然后进行硅胶柱层析提纯得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2557912A公开了一种辅酶Q10提取液的皂化方法,首先以石油醚、戊烷、正己烷、庚烷、辛烷等为溶剂,在10-50℃下搅拌1-3小时,从辅酶Q10菌体中进行提取,提取次数为2-4次,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皂化。

中国专利CN104529738A公开了一种从菌体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将菌体经破壁和皂化处理后,以石油醚为溶剂萃取2次,将溶剂蒸发后再经纯化处理得到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4694613A公开了一种从菌体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先以正己烷为溶剂进行提取,再进行皂化,最后经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步骤得到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6146278A公开了一种从菌渣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庚烷、石油醚、丙酮等为溶剂进行渗漉提取,渗漉液浓缩得固态粗产物后用正己烷、正庚烷或石油醚中的任一种溶解,再经多级萃取除杂后得到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1381747A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提取辅酶Q10的方法,以水、丙酮、氯仿、正己烷、乙醚、甲醇、乙醇或石油醚为溶剂,于0℃下进行超声,超声频率为0.2-0.8,功率为300-500W,然后分离得到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3819326A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提取辅酶Q10的方法,先将菌体在盐酸溶液中进行超声破碎,超声频率为0.3-0.8,功率为200-800W,调整pH值为5-9后以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三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为溶剂萃取2次,每次搅拌提取2-3小时,提取温度为20-80℃,然后经层析和结晶得到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2391092A公开了一种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菌体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萃取条件为:压力24.5MPa,温度35℃,萃取时间45分钟,萃取液经碱处理、硅胶柱层析等得到辅酶Q10。

中国专利CN104591993A公开了一种用亚临界丙烷、丁烷、二甲醚等从菌体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萃取条件为:压力0.2-1.0MPa,温度10-60℃,萃取时间10-60分钟,再经后续提纯处理得到辅酶Q10。

上述方法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仅提取出一种有效成分,即辅酶Q10。对于菌粉中的其它有效成分,如磷脂等,则以菌渣的形式废弃,或在皂化过程中被破坏,造成了磷脂的浪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2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