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3594.7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双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贺芹芹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钢筋插入孔 加固装置 水泥净浆 均匀设置 施工工期 断裂部 断桩 竖直 外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和方法,属于CFG桩断桩的处理,其结构包括钢筋和水泥净浆层,所述的钢筋包括三根,分别插入CFG桩断裂部,且沿CFG桩圆周方向均匀设置,钢筋插入处的CFG桩竖直方向上开有钢筋插入孔,所述的钢筋插入孔的直径大于钢筋的直径,钢筋外围和钢筋顶部的钢筋插入孔内设置有水泥净浆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和方法具有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CFG桩达到使用要求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FG桩断桩的处理,尤其是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CFG(CementFlyash GravelPile)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是建设部“七五”计划课题,于1988年立题进行试验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于1992年由建设部组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推广意义很大。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994年被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全国重点推广项目。1997年被列为国家级工法,并制定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企业标准。现已列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国家投资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列入“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999年12月通过了国家验收。
该技术已在全国23个省、市广泛推广应用。和其他桩基相比,CFG桩桩体材料可以掺入工业废料粉煤灰、不配钢筋以及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工程造价一般为桩基的1/3~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容易控制、工程造价低廉的特点。因此,CFG桩目前已成为应用最普遍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
断桩是CFG桩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工程问题。影响CFG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成桩工艺、地质因素、施工工序、混合料的配制、灌注等。断桩对CFG桩复合地基的使用影响很大,严重时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二次处理,甚至二次处理也达不到使用要求,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造成CFG桩断桩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形成断桩的主要因素有成桩施工工艺、混合料质量、特殊地层、施工技术水平等等。
当断桩位置较浅时,可采用接桩法处理。用人工或机械挖至断桩部位,将桩顶断面修平、凿毛,在断面顶部打孔,孔深200~300mm,将表面清理干净,使用结构胶植筋,用比桩身高一级标号混合料接桩至设计桩顶标高。
当断桩位置较深时,使用比桩身直径大一个等级的钢管沿桩边打入断桩位置下500mm处,在设计标高处切割钢管,向钢管内重新灌注混合料,与桩体连接在一起。
但是上述方法均增加了施工工期,而且劳动强度大,有时甚至达不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和方法,该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和方法具有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CFG桩达到使用要求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FG桩加固装置,它包括钢筋和水泥净浆层,所述的钢筋包括三根,分别插入CFG桩断裂部,且沿CFG桩圆周方向均匀设置,钢筋插入处的CFG桩竖直方向上开有钢筋插入孔,所述的钢筋插入孔的直径大于钢筋的直径,钢筋外围和钢筋顶部的钢筋插入孔内设置有水泥净浆层。
每根钢筋的长度分别为1m。
每根钢筋的中心位置分别与CFG桩断裂部的中心位置相平齐。
所述的钢筋插入孔的直径为50mm,钢筋的直径为20mm。
所述的钢筋插入孔与CFG桩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5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3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植桩施工设备
- 下一篇:水下预应力锚索外锚头多重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