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5884.5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韩绍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12;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排放 中药活性 奶牛 复合微生物菌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发酵液 离心喷雾干燥塔 离心喷雾 奶牛健康 排放甲烷 碳酸氢钠 液体发酵 有效抑制 培养基 茶皂素 体积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包括:将复合微生物菌按3%~5%的体积比种接到含中药活性培养基上进行液体发酵,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在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中加入0.2%~0.5%体积的碳酸氢钠和0.5%~1%体积的茶皂素,并通过离心喷雾干燥塔进行离心喷雾,即制得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奶牛排放甲烷影响自身成长及污染环境等问题,从而有效抑制奶牛甲烷排放,使奶牛健康成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
背景技术
与其他反刍动物一样,奶牛体内的瘤胃微生物会不断发酵,并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中有20%~45%的体积是甲烷。这些气体有1/4被吸收到血液后经肺排除,微生物仅能利用极小部分,其余均需靠嗳气排出。奶牛的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营养物质的浪费过程,不仅会造成能量损失、影响自身成长,而且会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奶牛排放甲烷影响自身成长及污染环境等问题,从而有效抑制奶牛甲烷排放,使奶牛健康成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将复合微生物菌按3%~5%的体积比种接到含中药活性培养基上进行液体发酵,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在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中加入0.2%~0.5%体积的碳酸氢钠和0.5%~1%体积的茶皂素,并通过离心喷雾干燥塔进行离心喷雾,即制得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
其中,该含中药活性培养基由6-8重量份白术、6-8重量份山药、6-8重量份绞股蓝、4-6重量份黄姜和4-6重量份葫芦巴均匀混合而成。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复合微生物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啤酒酵母、产盶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根霉、绿色木霉、嗜酸乳杆菌、绿僵菌和植物乳杆菌等比例混合而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根据奶牛的生长特点以及奶牛饲养过程中的饲养需求,采用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原则,分别选取了能够促进奶牛消化和生长、益气健脾的几味中药,因此既提高中药中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发挥,又使其所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的活性高于其它培养基培养出的活性益生菌,并增强了有益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从而在高活性益生菌以及多味中药的相互协同作用下,有效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奶牛排放甲烷影响自身成长及污染环境等问题,从而有效抑制奶牛甲烷排放,使奶牛健康成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发明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将复合微生物菌按3%~5%的体积比种接到含中药活性培养基上进行液体发酵,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在复合微生物菌发酵液中加入0.2%~0.5%体积的碳酸氢钠和0.5%~1%体积的茶皂素,并通过离心喷雾干燥塔进行离心喷雾,即制得含中药活性益生菌的抑制奶牛甲烷排放微生态制剂;
其中,该含中药活性培养基由6-8重量份白术、6-8重量份山药、6-8重量份绞股蓝、4-6重量份黄姜和4-6重量份葫芦巴均匀混合而成。
具体地,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啤酒酵母、产盶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根霉、绿色木霉、嗜酸乳杆菌、绿僵菌和植物乳杆菌等比例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富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5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