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路径截面的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26686.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2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唐健;李家福;张卫涛;段成旭;李胜利;谢雷;魏书杰;陈维;范沥元;胡月双;张永飞;张允宁;宁会朋;孙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2G1/06;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路径 截面 设置 方法 | ||
一种电缆路径截面的设置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⑴对电缆托架进行定义,并对电缆托架进行编码截面;⑵在电缆托架上布置截面;二:用截面的位号代替电缆托架的位号;三:汇总所有电缆的截面的路径信息;四:筛选各个截面所包含的电缆信息;五:排查各截面电缆承载量和余量;六:确定电缆的用量;七:整理一至六的过程数据,并编制截面,完成电缆路径截面的设置。本发明解决了电缆路径无法精确体现托架局部的电缆承载量、电缆路径信息不准确所导致的电缆设计量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提高了设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路径截面的设置方法。属于海洋工程、钢结构、船舶电仪讯设计和建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路径所采用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电缆走向设计托架路径;
第二步:通过电缆数量预估托架容量;
第三步:根据预估容量确定托架宽度,以托架位号记录电缆路径信息;
第四步:预估电缆敷设量。
但是,由于在有些液化天燃气(LNG)项目,电缆的敷设指标比较严苛,如:托架内电缆单层敷设,托架电缆余量15%;正常动力、应急动力、正常控制电缆、应急控制电缆分开,敷设同一托架中需加隔板隔开,同时,控制电缆与动力电缆最小间距75mm;电缆须安装在托架内,悬空距离不允许超1m,否则需加托架或穿线管,其中,二根及以下电缆允许用穿线管,二根以上电缆必须用托架,严禁使用马脚固定电缆。而现有的电缆路径方法用在上述项目中存在以下问题:
⑴由于整段托架一般距离较长,因此,导致托架位号较为繁琐,无法细化;且由于托架记录的电缆路径信息不够精确,无法精确体现托架局部的电缆承载量;
⑵由于托架记录的电缆信息,仅能识别该电缆经过该托架,无法进一步识别电缆从该托架哪个位置进出;只有当电缆完整经过托架首尾两端,此时记录的电缆路径信息才是准确的,其他一切情况记录皆不准确;
⑶由于电缆穿入穿出托架位置无法识别,故托架内局部电缆容易多统计或少统计,电缆重复统计导致局部托架容量和宽度增加,托架填充率较低,造成托架材料浪费;且由于电缆少统计导致托架局部电缆爆满,托架电缆余量指标无法满足;
⑷记录的电缆路径信息不精确,进而导致电缆设计量只能预估无法精确。
因此,上述设计精度远远达不到液化天燃气项目的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电缆路径截面的设置方法,其通过引入截面的概念,不仅能够使电缆设计由估算到精确测量,解决了电缆路径无法精确体现托架局部的电缆承载量、电缆路径信息不准确所导致的电缆设计量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缆路径截面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⑴对电缆托架进行定义,并对电缆托架进行编码截面;该截面的位号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第一位:以字母编码识别托架的数个类别属性,用以区分不同的系统;而在第一位电缆托架的类别中,定义电缆托架的数个类别;
第二位,同样以字母编码表示截面所在的电缆托架的数个宽度信息;
第三位,用字母或者数字编码表示电缆托架相对结构空间的数个位置信息;
第四位,根据用量编制数位数字编码截面的序号;
⑵在电缆托架首尾两侧、电缆托架内电缆出入口及转弯处、电缆托架跨接处、数层电缆托架、终端路径的电缆托架布置截面;
第二步:用截面的位号代替电缆托架的位号,以设置电缆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6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