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8251.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暴雪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4 | 分类号: | F03D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马达 固定座 风轮 新能源 自动控制装置 夹具 空心固定杆 表面设置 一端设置 底端 继电器 微处理器 顶端设置 发电效率 焊接固定 内部设置 旋转带动 变送器 滚轮组 可控制 风向 电接 滑道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空心固定杆、电接风向风速计、变送器、微处理器以及继电器,空心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马达,马达的表面设置有夹具,夹具的内部设置有U型固定杆,U型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传动轴,固定座通过焊接固定在传动轴的表面,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滑道,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风轮,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滚轮组。通过设置马达和U型固定轴,使传动轴可以通过马达的旋转带动U型固定轴旋转,继而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风轮旋转,从而保证风轮一直都面朝最佳风向,不仅提高了可控制能力,而且提高新能源的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
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虽然采用风轮各个朝向的方式,但是风轮都是固定的,这就导致风轮不是每时每刻都能面对最佳风向,这就导致有些风轮的发电效率极低,现有的技术很难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提到的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虽然采用风轮各个朝向的方式,但是风轮都是固定的,这就导致风轮不是每时每刻都能面对最佳风向,这就导致有些风轮的发电效率极低。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空心固定杆、电接风向风速计、变送器、微处理器以及继电器,所述空心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表面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的内部设置有U型固定杆,所述U型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固定座通过焊接固定在传动轴的表面,所述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风轮,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滚轮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输出轴,所述空心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滚轮组,所述环形通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顶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电接风向风速计的底端设置有记录器。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马达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组和所述第二滚轮组均与所述空心固定杆通过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滚轮组和所述第二滚轮组的数量均至少为十个。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通过限位杆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表面的凹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型号为AT89S52。
优选的,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时,电接风向风速计顶端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将风向和风速传递到记录器的内部,然后传递给变送器,变送器将数据转化后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接通马达的电源,马达带动U型固定轴旋转,U型固定轴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表面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在滑行通道表面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滑动,从而带动风轮面朝最佳风向。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能源自动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马达和U型固定轴,使传动轴可以通过马达的旋转带动U型固定轴旋转,继而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风轮旋转,从而保证风轮一直都面朝最佳风向,不仅提高了可控制能力,而且提高新能源的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暴雪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暴雪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8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