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接分解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沼气的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制备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28712.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宁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P5/02;C12R1/085;C12R1/125;C12R1/10;C12R1/11;C12R1/07;C12R1/09;C12R1/145;C12R1/885;C12R1/6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秸秆 专用微生物 复合菌剂 发酵 沼气 芽孢 制备 胶冻样芽孢杆菌 应用 丙酮丁酸梭菌 地衣芽孢杆菌 环状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球状芽孢杆菌 微生物菌剂 无二次污染 分解 巴氏梭菌 拜氏梭菌 发酵培养 分解处理 接种菌剂 绿色木霉 热纤梭菌 瑞氏木霉 黑曲霉 复配 梭菌 粪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分解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沼气的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制备及其应用方法。此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为液态或固态,由腊状芽孢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球状芽孢杆菌、产芽孢梭菌、丙酮丁酸梭菌、巴氏梭菌、拜氏梭菌、热纤梭菌、绿色木霉、瑞氏木霉、黑曲霉中的一株或几株,经发酵培养后,组合复配而成。同时,利用此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作为接种菌剂,提供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分解处理,加快发酵产沼气的应用方法;经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发酵速度快、产沼气量大,其处理成本低,且无二次污染,在无任何禽、畜粪便的条件下也能发酵产生沼气,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分解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沼气的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制备及其应用方法,特别是对纤维素类农作物秸秆分解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以及利用此专用复合菌剂作为接种菌剂,提供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分解处理,加快发酵产沼气的应用方法。同时也可以用于对其它有机固体废物进行生物处理产沼气。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国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沼气的生产和利用。目前,我国农村主要是利用畜、禽粪便产沼气,据统计,由于各农户养殖畜、禽数量不均,在不同季节农户养殖数量差异较大,因此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发酵原料产沼气,发酵产沼气后的残渣、沼液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此方法值得大力推广。但直接将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发酵产沼气,会经常导致产沼气慢、产气量少、产气率低,有时还会出现发酵物料偏酸等现象,所以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仍局限于微生物菌肥等的生产,尚没有专用的分解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产沼气的高效环保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当前,农作物秸秆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有机械搅拌法、气爆法;化学法主要用碱处理,用碱量较大,用水量也大;以上各种技术均存在能耗较大,成本较高,农村适用性差且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因此,利用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法分解处理发酵产沼气,将大有可为。
沼气发酵的生物学过程由多菌种联合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水解阶段、产酸阶段、产气阶段。在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沼气过程中,纤维素类物质分解是关键,纤维素的破坏意味着复杂的有机物水解成相应的单体和无形体物质产生,这是最重要的物理性状变化。因此,根据微生物菌株的特性和沼气发酵过程原理,研究、制备专用的高效环保微生物复合接种菌剂,同时提供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剂加速富含纤维素农作物秸秆进行分解的处理方法,有利于沼气发酵过程水解阶段进行,并加快产酸阶段和产气阶段实施,缩短产沼气时间,增加沼气产量,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直接分解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沼气的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制备,同时提供利用此微生物复合菌剂分解农作物秸杆进行处理发酵产沼气的应用方法;它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发酵不好而影响沼气产量、产率的缺陷,经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的农作物秸杆发酵速度快和产沼气量大,使初始产气时间缩短50%以上,沼气产量提高30%以上;能使所有玉米秆、稻草、麦秆等农作物秸秆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与现有其它处理方法相比,其处理成本低,在农家院、田地、沼气池旁边均可进行处理,且无二次污染;秸秆处理后即可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在无任何禽、畜粪便的条件下也能产生沼气,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
本发明专用微生物复合菌剂使用的细菌、真菌菌种由下述15种菌中的7-15种中的全部或其中部分组成。
菌种中文名称菌种拉丁学名:
1腊状芽孢杆Bacillus cereus
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3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宁,未经王旭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28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