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摄像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1473.7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粘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董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物侧表面 像侧表面 凹面 光学摄像镜头 凸面 耐高温特性 玻璃材质 塑料材质 耐高温 物侧 像侧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摄像镜头,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平面;第二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平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第七透镜,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而第一透镜和第七透镜是具有耐高温特性的玻璃材质制成。将塑料材质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包裹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使得整个光学摄像镜头达到耐高温的目的,使其能够应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摄像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而一般摄像镜头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或者互补型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摄像镜头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现有的摄像头镜头往往是由透明塑料材质的镜头构成。而塑料材质的镜头容易受温度的影响,不适宜用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因此,行业内,急需一种能耐高温,成像品质佳的光学摄像镜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塑料材质的镜头容易受温度的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学摄像镜头。
一种光学摄像镜头,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凸面及像侧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平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为塑利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第六透镜,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第七透镜,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及像侧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表面和像侧表面均为非球面;其中,所述光学摄像镜头还包括光圈、滤波片和供被摄物体成像的成像所,所述光圈靠近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所述摄像屏设置在第七透镜的像侧表面的后面;所述滤波片设置在第七透镜和成像所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23,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34,所述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所述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67;若TA为第一镜片到第七镜片的距离之和,则TA=A12+A23+A34+A45+A56+A67;
且0.2mm<TA<4.0mm。
优选地,第一透镜的厚度为T1,第二透镜的厚度为T2,第三透镜的厚度为T3,第四透镜的厚度为T4,第五透镜的厚度为T5,第六透镜的厚度为T6,第七透镜的厚度为T7,若TTC=T1+T2+T3+T4+T5+T6+T7,则1.0mm<TTC<12.0mm;
且0.2<T2/T1<1。
优选地,第七透镜与成像屏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BFL;则0mm<BFL<1.5mm;
若OAL=TTC+TA+BFL,则2mm<OAL<8mm。
优选地,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焦距为EFL,则1mm<EFL<10mm。
优选地,所述光学摄像镜头的光圈值为F#,则1<EFL/F#<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1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影像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摄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