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马达远近切换拍摄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195.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勇;唐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14 | 分类号: | G03B1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远近 切换 拍摄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马达远近切换拍摄镜头。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摄像镜头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例如,运动DV、手机相机、车载镜头、安全影像监控及电子娱乐等行业,但是,现有的镜头模式较为单一,不能针对白天或夜晚等因素,选择远拍或近拍更加清晰的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马达远近切换拍摄镜头,可以根据白天或者夜晚等因素,选择对应的远拍或近拍模式,使拍摄画面更加清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马达远近切换拍摄镜头,包括镜头主体和镜座,所述镜座内设有切换模组,所述镜座上端设有用于安装镜头主体的安装孔,下端设有用于安装切换模组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朝向安装孔的一侧设有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与安装孔正对,所述切换模组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所述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设于感光芯片与镜头主体之间,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分别驱动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移动的第一切换电机和第二切换电机,所述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上均设有两个透光窗口,所述第一切换框的两个透光窗口分别设有用于过滤红外光的滤光片和可透红外光的白片,所述第二切换框的一个透光窗口设有可透红外光的白片,另一个透光窗口留空设置。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平行间距设置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的一侧分别安装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一切换电机通过第一螺杆驱动第一切换框沿第一导杆活动,所述第二切换电机通过第二螺杆驱动第二切换框沿第二导杆活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换电机和第一导杆分别设于第一切换框的两侧,所述第二切换电机和第二导杆分别设于第二切换框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切换电机和第二切换电机分别位于安装槽内的两侧。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换框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对应的螺纹,所述第一切换框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柱的配合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框另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定位块通过第一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杆上。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切换框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杆相对应的螺纹,所述第二切换框通过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柱的配合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二切换框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块通过第二通孔安装在第二导杆上。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与镜头主体连接的内螺纹。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感光芯片与镜头主体之间设有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第一切换框的两个透光窗口分别设有用于过滤红外光的滤光片和可透红外光的白片,第二切换框的一个透光窗口设有可透红外光的白片,另一个透光窗口留空设置,可以根据白天或夜晚等因素,对第一切换框和第二切换框进行调节,选择对应的远拍或近拍模式,使镜头的拍摄效果更加清晰。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10-镜座,11-安装槽,12-第一切换框,121-滤光片, 122-白片,123-第一连接板,124-第一定位块,125-第一通孔,13-第二切换框,131-第二连接板,132第二定位块,133-第二通孔,14-第一切换电机, 15-第二切换电机,16-第一导杆,17-第二导杆,18-第一螺杆,181-第一连接柱,19-第二螺杆,191-第二连接柱,20-安装孔,21-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明镜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