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和加速器舱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2279.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红;张亮;张晓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7/00 | 分类号: | H05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王艺涵,阚梓瑄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速器 抽拉式 承载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速器,特别是以加速器为辐射源的矿产分析及辐照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加速器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大功率加速器进行各种应用。例如:利用加速器加速的高能电子对产品进行改性,在食品行业中对食物进行辐照杀菌处理,在农业上常用X射线进行辐照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治虫害,以及用于医疗行业的器械消毒和用于矿产行业的物质识别。
目前大功率的加速管长度较大,一般在1m以上,在对加速管进行安装和调试时,需要将其从加速器舱体内整体搬出,由此导致操作不便、效率低。并且,还需要在加速器舱体外预留较大的空间体积,用以存放加速管,由此造成应用场地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和加速器舱体结构,以便于进行加速器的安装和调试,节约操作时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和加速器舱体结构,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和抽拉机构,框架机构用于安装加速器;抽拉机构与框架机构连接,且框架机构能够相对于抽拉机构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速器舱体结构,其包括舱体、屏蔽机构及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舱体具有工作区和维修区,屏蔽机构设置于工作区,屏蔽机构具有朝向维修区的侧开门,当侧开门打开时,框架机构能够自屏蔽机构内抽出进入维修区。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抽拉方式移动加速器,大幅减轻操作难度,提高大功率加速器的维修调试效率。并且,通过利用本发明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在加速器舱体结构的内部即可完成调试或维修。因此,无需在加速器舱体外预留空间体积,从而提高舱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避免舱体外部空间的浪费。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加速器舱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加速器舱体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组件。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框架机构10和抽拉机构20。框架机构10用于安装加速器100。抽拉机构20与框架机构10连接,且框架机构10能够相对于抽拉机构20运动。
本发明的抽拉式承载装置可应用于加速器舱体结构,如图5、6所示,加速器舱体结构可包括舱体30、屏蔽机构40及上述用于加速器的抽拉式承载装置,舱体30具有工作区A1和维修区A2,屏蔽机构40设置于工作区A1,屏蔽机构40具有朝向维修区A2的侧开门41,当侧开门41打开时,框架机构10能够自屏蔽机构40内抽出进入维修区A2。
因此,需要对加速器100进行调试或维修时,可将拉动承载加速器100的框架机构10,使得位于工作区A1的加速器100相对于抽拉机构20运动至维修区A2,可在舱体30内完成调试或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2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真空环境下介质材料表面电位主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IC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