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3146.5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爽;姚洪锡;李小和;赵新益;李巍;刘庆辉;陈德平;吕小宁;陈锣增;林志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混凝土 灌注 复合 微型 | ||
1.一种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基内部上端的灌注桩孔(2)和位于地基内部下端的微型桩孔群,所述灌注桩孔内设置混凝土挖孔灌注桩(4),混凝土挖孔灌注桩包括多根沿圆周均匀间隔布置的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和浇筑于多根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间的混凝土(6),所述多根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形成的圆的外壁绑扎有外侧箍筋(8),所述多根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形成的圆的内壁支撑有加劲箍筋(9),所述加劲箍筋(9)包括多根呈上下间隔布置的环形钢筋,所述微型桩孔群内设置多根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7),所述多根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分别与多根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7)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与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包括微型桩钢管(5.1)和细石混凝土(5.2),所述细石混凝土(5.2)灌注于微型桩钢管(5.1)的管孔内;
上部桩体结构利用强度更高、刚度更大的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代替钢筋,形成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桩;下部桩体结构采用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贯穿整个桩体,利用微型桩的群桩作用抵抗上部桩体传递的荷载,刚度上大下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与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7)的微型桩钢管一体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5)与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7)的微型桩钢管通过内置螺栓的钢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与多根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的微型桩钢管的连接点位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钢管的孔径为89-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孔群包括多个沿圆周均布间隔布置在地基中的微型桩孔(3),所述多根第二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7)桩壁分别贴合多个微型桩孔孔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桩壁与灌注桩孔孔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挖孔灌注复合微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箍筋(8)呈螺旋形绑扎于多根第一钢管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形成的圆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31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