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聚酯/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4173.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张鹰;郑杭景;田兰;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7/02;C08L77/02;C08L77/06;C08L63/00;C08L51/06;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15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聚酯 尼龙 相容剂 短切玻璃纤维 尼龙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制备 重量百分比 玻璃纤维 分散效果 加工性能 熔融状态 原料组成 综合性能 熔接缝 润滑剂 相容性 溶解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聚酯/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液晶聚酯29%‑89.8%;尼龙5%‑15%;相容剂0.1%‑10%;玻璃纤维5%‑45%;助剂0.1%‑1%。本发明采用液晶聚酯和尼龙为原料,并添加相容剂、短切玻璃纤维、助剂,使液晶聚酯和尼龙在熔融状态下复合,其中,加入的相容剂增加了液晶聚酯和尼龙之间的相容性,增加液晶聚酯和尼龙两相间相互溶解的能力,并添加短切玻璃纤维以提高材料的强度;通过加入润滑剂,以提高材料中各组分的分散效果及加工性能。尼龙的加入提高了液晶聚酯的韧性和熔接缝强度,同时复合材料维持了液晶聚酯与尼龙本身的性能,因而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具体为一种液晶聚酯/尼龙复合材料 以及这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是一种高性能聚酯材料,可用于制造的部件包括电 气和电子连接器、电路板、电机绝缘快、各种用途的外壳、汽车组件、炊具/烤 盘、替代陶瓷用作为高温电灯插座、以及发光二极管外壳和/或座架。
TLCP通常以其优良的熔融加工成型特性、固有的阻燃性、以及在高温下的 诸多用途而著称。但是液晶聚合物(LCP)单独使用,还存在韧性差、熔接缝强 度低等缺点。
尼龙(PA)是由脂肪族二胺或二酸与二酸或二胺经缩聚制得,韧性较好,有 着较好的强度、耐磨损性和自润滑性。
但PA是聚酰胺结构,与TLCP的聚酯结构相差较大,一般为不相容体系。两 者间的相容性是制备复合材料的关键问题。使用相容剂,构成三元相容体系,是 最常见的增容方法。但其对相容剂的选择,组分比例的要求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液晶聚酯/尼龙复合材料;以解决现有LCP韧 性差,熔接缝强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晶聚酯/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本发明中的液晶聚酯为在熔融状态下显示液晶性的液晶聚酯,本发明所使用 的液晶聚酯的熔点在200~350℃,优选为220~300℃。
本发明所使用的液晶聚酯的熔体粘度通常在10~100Pa·s,优选为25~45 Pa·s。
液晶聚酯为使用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原料单体而成的液晶聚酯,优选为仅使用 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原料单体而成的全芳香族液晶聚酯。
本发明的液晶聚酯的典型的例子,可以使用芳香族羟基羧酸和选自由芳香族 二羧酸和芳香族二醇构成的组合中的至少各一种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形成的液晶 聚酯。
上述芳香族羟基羧酸、芳香族二羧酸、芳香族二醇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分别 独立地为它们的可聚合的衍生物。
作为芳香族羟基羧酸、芳香族二醇之类的具有羟基的化合物的可聚合的衍生 物,可以例示将羟基进行酰基化、变换为酰氧基而形成的酰基化物。
本发明使用的尼龙选自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聚己内酰胺(PA6)、聚己二 酰丁二胺(PA46)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相容剂为能够与液晶聚酯和尼龙或者两者都能相互作用的多官能团 化合物,可为物理性相容剂或化学性增溶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物,双酚A型环 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短切玻璃纤维。
此外,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含有不影响材料性能的助剂,包括润滑剂(如 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季戊四醇酯类化合物)、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