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凉茶澄清稳定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4709.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百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百利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凉茶 澄清 稳定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凉茶澄清稳定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鱼腥草和金银花破碎,放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过滤,取滤液备用;2)将滤液置于4℃下贮藏16~24h,静置分层,取上清液备用;3)往上清液中加入其重量0.001~0.005%的β‑葡聚糖,在50~60℃、20~50MPa下处理1~2min,然后在20000~30000r/min下高速乳化1~2min,杀菌,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凉茶不仅能在短时期内具有良好的澄清度,而且能长期保持稳定状态,长期保持这一澄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凉茶澄清稳定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凉茶是我国南方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保健饮料,由于水土、气候和饮食习惯等原因,这些地区的人们通过应用凉茶来清除体内积聚的热气和潮湿,民间应用凉茶的传统由来已久,现代人也把凉茶作为日常生活里的养生饮料。凉茶的原料浸提液,如果不进行澄清处理,其饮料灌装封口后4~7天就会开始出现絮丝状沉淀,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凉茶饮料浑浊沉淀的原因较为复杂,结合有关资料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第一,蛋白质、淀粉、果胶等高分子物慢慢结合形成颗粒,出现沉淀,使饮料浑浊不清;第二,中草药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容易被霉菌浸入,分解有机成分而形成沉淀。第二种因素只要做好杀菌工作是很容易解决的,关键在第一个元素。目前对凉茶的澄清方法主要有精滤、超滤、添加吸附剂、沉淀剂、包埋剂,以及添加酶等。精滤和超滤虽然应用广,但耗时长,效率低下,且效果一般。添加吸附剂、沉淀剂和包埋剂虽然对凉茶的澄清度较好,但对口感会有较大影响,而且会有一定的添加剂残留,造成凉茶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酶处理对茶饮料的澄清度和口感都有较好的提升,但处理条件不易控制,处理程度难以把握,酶处理时间过长或者酶量添加过多,反而会影响凉茶饮料的澄清度,造成成品滋味发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凉茶澄清稳定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凉茶的稳定性,延长货架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凉茶澄清稳定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鱼腥草和金银花破碎,放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过滤,取滤液备用;
2)将滤液置于4℃下贮藏16~24h,静置分层,取上清液备用;
3)往上清液中加入其重量0.001~0.005%的β-葡聚糖,在50~60℃、20~50MPa下处理1~2min,然后在20000~30000r/min下高速乳化1~2min,杀菌,即得。
步骤1)中,水的加入量为原料总重的6~10倍,煎煮1~3次,每次煎煮1~2h。
鱼腥草和金银花的重量比为2~5:1。
作为优选,鱼腥草和金银花的重量比为3:1。
步骤3)中,所述灭菌是在80~95℃下处理3~5min。
β-葡聚糖其主链是β(1→3)葡聚糖,侧链为β(1→6)葡聚糖,这种结构有别于一般糖类的线性分子结构,而是一种独特的三重超微螺旋结构。β-葡聚糖在高压条件下会发生破裂,主链葡聚糖和侧链葡聚糖渗透分布在凉茶饮料中,这些破裂的主链葡聚糖和侧链葡聚糖在后续的高速乳化过程中形成球状颗粒,这些微小的球状颗粒可以和凉茶中蛋白质凝胶网络分子接触,并产生嵌合作用,而这些球状颗粒的强度较大,对蛋白质凝胶内部结构形成强力支撑,大大增强蛋白质凝胶网络的强度,从而增强凉茶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凉茶不仅能在短时期内具有良好的澄清度,而且能长期保持稳定状态,长期保持这一澄清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百利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百利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