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统计量的改进型双端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4761.8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键;陆许明;殷宇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G10L19/26;G10L21/0208;G10L21/026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统计 改进型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统计量的改进型双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1)、双端检测模块(2)、自适应滤波模块(3)、回声估计回路模块(4)以及信号处理模块(5),
所述的麦克风(1),用于接收近端语音信号;
所述的双端检测模块(2),用于接收麦克风(1)的输出信号及远端的语音信号后进行处理;
所述的自适应滤波模块(3),用于接收双端检测模块(2)的处理输出信号及误差信号后进行处理;
所述的回声估计回路模块(4),用于接收自适应滤波模块(3)的处理输出信号及远端的语音信号后进行处理;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5),用于将接收到的麦克风(1)的输出信号与回声估计回路模块(4)处理输出信号相减获得误差信号;
所述的双端检测模块(2)信号输入端分别与麦克风(1)的信号输出端及远端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双端检测模块(2)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适应滤波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及信号处理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端检测模块(2)连接回声估计回路模块(4),所述的回声估计回路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远端语音信号输出端;
所述的双端检测模块(2)同时采用两个检测统计量,一个检测统计量ξ1由近端麦克风输入信号y(n)与回声信号的估计d^(n)构建;另一个检测统计量ξ2是基于误差信号e(n)与麦克风最终采集到的近端麦克风输入信号y(n)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函数构建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统计量的改进型双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远端语音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扬声器(6),所述扬声器(6)的信号输出端经过一回声路径模块与麦克风(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统计量的改进型双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端检测模块(2)中设有滤波器系数缓存装置(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统计量的改进型双端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1)初始化各种变量;
初始化各种变量时,包括将变量k设为1,将变量kpeak、ξpeak、t0置零;
其中,k为位置记录变量,kpeak为记录出现峰值位置的变量,ξpeak为检测统计量ξ1的峰值,t0为峰值最多维持的有效时间;
(2)计算用于双端检测模块(2)检测算法的检测统计量;
所述的双端检测模块(2)同时采用两个检测统计量,一个检测统计量ξ1由近端麦克风输入信号y(n)与回声信号的估计d^(n)构建;另一个检测统计量ξ2是基于误差信号e(n)与麦克风最终采集到的近端麦克风输入信号y(n)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函数构建而成;
所述的检测统计量包括检测统计量ξ1和检测统计量ξ2,所述检测统计量ξ1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回声路径,h^(n)为回声估计路径,Rxx为远端语音信号x(n)的自相关矩阵,是近端语音信号的能量;
所述自相关矩阵Rxx的计算公式为:
Rxx=E[x(n)xT(n)];
所述检测统计量ξ2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h为回声路径;
(3)按照NLMS算法对自适应滤波模块(3)进行更新;
(4)计算自适应滤波模块(3)的滤波结果;
(5)每次选择n个语音样本点进行操作,若k不等于n的整数倍时跳转至步骤(8);
(6)双端检测模块(2)根据所选择的n个语音样本点的误差信号e(n)和近端麦克风输入信号y(n)构建统计量ξ3,由统计量ξ3与阈值T比较判断自适应滤波模块(3)收敛效果;
(7)双端检测模块(2)根据近端麦克风输入信号y(n)进行检测计算,并判断是否为双端通话状态,若是双端通话状态,则将滤波器系数缓存装置(21)中的系数取出替代当前自适应滤波模块(3)的工作系数,同时自适应滤波模块(3)在一定时间内停止更新;若不是双端通话状态,双端检测模块(2)和自适应滤波模块(3)正常工作,从信号处理模块(5)输出误差信号;
(8)k=k+1,跳转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花都产业科技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47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店防摔电话
- 下一篇:办公电话的通信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