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和渐进铲削机及渐进铲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5893.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全;柴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44223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铲削 渐进 曲轴偏心部 偏心调节 铲头 工作循环 行程控制 机座 溜板 被加工件 滑动连接 驱动运动 逐步增加 翅片 始端 碎屑 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和渐进铲削机及渐进铲削方法,其中渐进铲削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铲头,铲头与基座滑动连接;机座的铲削始端设置有行程控制部;铲头包括溜板,及设置在溜板上的铲削部、曲轴偏心部和偏心调节部,铲削部由曲轴偏心部驱动运动,偏心调节部在行程控制部的作用下实现对曲轴偏心部的偏心调节。本发明的双面和渐进铲削机及渐进铲削方法可以实现对被加工件的渐进铲削,可使得下一个工作循环比前一个工作循环的铲削量逐步增加,形成翅片,不至于产生碎屑,形成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铲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和渐进铲削机及渐进铲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热交换产品从材质上来说,大部分应用铜(Cu 、Copper) 或铝(AL 、Aluminum) 或者铜铝相互组合的基材。热交换产品一般具有一个热交换的主体,和为了增大热交换面积的若干翅片。传统的热交换产品加工工艺一般先分别加工主体和翅片,然后使用焊接、采用过盈配合或者切合的方式制成热交换产品,这些加工工艺的共同点都是由两种以上的单体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话,在其结合部位会产生额外的结合热阻,因而整体上热阻高,在热交换过程中传热效率低;而且此类加工工艺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使得结合部位的耐压一致性差;而且此类加工工艺的工序复杂,使得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很难形成大批量生产。
因此,专利号(200710074270.7)提出了一种热交换系列产品的加工方法,使得加工的翅片与主体是一个一体成型的整体,因而期间不存在额外的结合热阻,使得热交换系列产品的整体热阻进一步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采用铲削加工工艺,材料耗损小;方便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加工成本;铲削工艺制成的翅片一致性好,因而热交换系列产品的耐压一致性好,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一次可成型一组翅片,效率高。每个工作循环仅由简单的四步或者三步组成,方便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进给方式可采用主体基材进给,也可采用主体基材固定之后就不再动,而使得刀体进给,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可以使得推翅与铲削同步进行,不会额外增加每个工作循环的时间。
而现有的铲削方法,翅片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基材,铲刀需要以一定的角度铲入基材一定的深度,向上翻起才能顺利形成翅片,但在开始时有一部分基材将不能形成翅片,因为不能满足翅片的形成条件,因此铲刀从基材的端部开始铲起的开始阶段,有一部分翅片将无法成功铲削成功,形成碎屑脱离主体基材,所以,现有的铲削方法后续还需要进行切头处理,这将形成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面和渐进铲削机及渐进铲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铲削成屑产生废料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渐进铲削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铲头,所述铲头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机座的铲削始端设置有行程控制部;所述铲头包括溜板,及设置在所述溜板上的铲削部、曲轴偏心部和偏心调节部,所述铲削部由所述曲轴偏心部驱动运动,所述偏心调节部在所述行程控制部的作用下实现对所述曲轴偏心部的偏心调节。
优选地,本发明的渐进铲削机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曲轴偏心部包括基座、偏心套、动力轴和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所述偏心套固定连接,所述偏心套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轴偏心设置在所述偏心轮和偏心套上。
所述行程控制部包括固定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板上的齿条。
所述偏心调节部包括啮合齿轮组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啮合齿轮组的旋转轴上。
所述啮合齿轮组包括与所述曲轴偏心部的偏心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与所述行程控制部的齿条连接的第二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5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刺去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块孔洞上下升降去毛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