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人工再造边坡地貌的滴灌系统及其渗透率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7328.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石中勇;左伟;徐鲁勤;李志炜;李国臣;王克森;甄玉辉;宋洪庆;李天昕;杨连枝;岳明;王九龙;李正一;谭金强;张守着;王龙洲;朱超;袁海军;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B32B1/08;B32B27/40;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4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人工 再造 坡地 滴灌 系统 及其 渗透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人工再造边坡地貌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泵水装置(1)、水源传递管路(2)、低位储水池(3)、高位储水池(4)和滴灌装置,滴灌装置具有渗水管(8),其中,低位储水池(3)设置于边坡的下部,高位储水池(4)设置于边坡的上部,泵水装置(1)分别通过水源传递管路(2)连接低位储水池(3)和高位储水池(4),用于将低位储水池(3)中的水泵送到高位储水池(4)中,高位储水池(4)连接滴灌装置的上部,用于使高位储水池(4)中的水流入滴灌装置中,低位储水池(3)连接滴灌装置的下部,用于收集滴灌装置中流出的一部分水,另一部分水通过渗水管(8)为边坡供水;
其中,所述渗水管为所述滴灌系统中不同高度下的渗水管,渗水管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确定出该边坡每日所需供水量Q,单位m3/d,d为天的含义;
(2)确定单根渗水管(8)内的渗流速度Vi,单位m/d;渗流速度Vi满足以下公式(1):
Q=πDL×∑Vi,(i=1,2,3,...,n) (1)
其中,i为渗水管的排数,i=1,2,3,...,n;L为渗水管中支撑硬管的设计长度,单位为m;D为渗水管中支撑硬管的设计直径D,单位m;
(3)确定单根渗水管的渗流层(14)的渗透系数ki,单位m/d;渗透系数ki满足以下公式(2):
Pi为第i排渗水管内压力,单位Pa;γ为水的重度,单位N/m3,是固定常数;h为渗流层的平均厚度,单位m;
(4)为了保证各排渗水管(8)在不同高程下的渗水能力相同,确定不同高度下的渗水管的渗流层(14)的渗透系数ki,不同高度下的渗水管的渗流层(14)的渗透系数ki满足以下公式(3):
H为边坡设计灌溉覆盖面积总高程,单位m,H0为高位储水池中自由水表面到供水主输水管路(5)之间高程差,单位m;
(5)由于边坡设计灌溉覆盖面积总高程H和高位储水池中自由水表面到供水主输水管路(5) 之间高程差H0是已知,因此首先根据公式(3)得到第1排渗水管的渗透系数k1,第1排渗水管是从边坡上部起算排列的第1排渗水管(8),则通过公式(4),从上到下逐个得到第i排渗水管的渗透系数ki,公式(4)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工再造边坡地貌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滴灌装置还包括供水主输水管路(5)、回水主输水管路(6)和分输水管路(7);供水主输水管路(5)设置在边坡的上部,供水主输水管路(5)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供水主输水管路(5)的入水口连接高位储水池(4),供水主输水管路(5)的出水口连接分输水管路(7),分输水管路(7)连接渗水管(8),用于将水输送到渗水管(8),以为边坡供水;分输水管路(7)还连接回水主输水管路(6),回水主输水管路(6)连接低位储水池(3),用于将水送回到低位储水池(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工再造边坡地貌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水主输水管路(5)沿着边坡的上部横向延伸,分输水管路(7)从边坡的上部向下部延伸,与供水主输水管路(5)的延伸方向垂直;渗水管(8)从边坡的左部向右部延伸,与分输水管路(7)的延伸方向垂直;回水主输水管路(6)沿着边坡的下部横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人工再造边坡地貌的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分输水管路(7)具有上部入水口、下部回水口和中间出水口;中间出水口设置于上部入水口和下部回水口之间的管路段上;供水主输水管路(5)的出水口连接分输水管路(7)的上部入水口,分输水管路(7)的中间出水口连接渗水管(8),用于将水输送到渗水管(8),以为边坡供水;分输水管路(7)的下部回水口连接回水主输水管路(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3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