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7385.8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军;黄意淇;刘勤;郭家秀;刘勇军;楚英豪;蒋文举;岑望来;袁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60 | 分类号: | B01D53/60;B01D53/83;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麦迈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流化床 烟气 净化系统 气固分离设备 脱硫脱硝剂 净化 脱硫脱硝一体化 给料系统 排放设备 脱硫脱硝 出气端 计量 烟气脱硫脱硝 钙基吸收剂 钢铁行业 供水设备 燃煤烟气 烧结烟气 碳酸氢钠 副产物 喷淋头 烟气通 喷淋 排放 | ||
1.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脱硝剂计量给料系统,循环流化床,喷淋供水设备,气固分离设备(7)及排放设备,所述脱硝脱硫剂计量给料系统包括配料器(1)、计量给料设备及干粉喷射管(6),所述配料器(1)的出料端与计量给料设备的进料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计量给料设备的出料端与干粉喷射管(6)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干粉喷射管(6)的喷射口与循环流化床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流化床上设有烟气通入口,循环流化床内设有喷淋头(24),所述循环流化床的出气端与气固分离设备(7)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流化床内的喷淋头(24)与喷淋供水设备通过管道连接,气固分离设备(7)的出气端与排放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给料设备包括电子螺旋称(2)、旋转给料机(3)、气力输送泵(5)、罗茨风机(4),所述计量给料设备的进料端为电子螺旋称(2)的进料端,所述电子螺旋称(2)的出料端与旋转给料机(3)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气力输送泵(5)包括进风加速口、干粉进料口和加速干粉出料口,所述旋转给料机(3)的出料端与气力输送泵(5)的干粉进料口连接,所述罗茨风机(4)的出风口与气力输送泵(5)的进风加速口连接,所述计量给料设备的出料端为气力输送泵(5)的加速干粉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送泵(5)为文丘里供料器、SK粉体两路阀或仓泵;所述气固分离设备(7)为袋式除尘器;所述排放设备包括引风机(8)及排烟烟囱(9),气固分离设备(7)的出气端与引风机(8)的入风端通过管道连接,引风机(8)的出风端与排烟烟囱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为连续循环流化床,所述连续循环流化床包括连续反应器(10)、旋风除尘器(11)及回料斗(12),所述连续反应器(10)为封闭式反应器,连续反应器(10)下端设有烟气混合室(10-1),烟气混合室(10-1)侧面开有烟气通入口,烟气混合室(10-1)上方的连续反应器内设有喷淋头(24),喷淋头(24)的上方连续反应器侧壁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干粉喷射管(6)的喷射口连接,所述连续反应器(10)顶端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旋风除尘器(11)的进气端管道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11)底端设有灰斗,灰斗的出料端与回料斗(12)的进料端连接,回料斗(12)的出料端与连续反应器侧壁设置的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旋风除尘器(11)的出气端为循环流化床的出气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供水设备包括水库(22)和水泵(23),水泵(23)的进水端与水库(22)通过管道连接,水泵(23)的出水端与循环流化床内的喷淋头(24)通过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室(10-1)底端设有排废管以及与之对应的混合室排废阀(10-2)。
7.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
按下列原料配比进行配料:
碳酸氢钠干粉 30~100wt%
干粉类钙基吸收剂 0~70wt%
将配料好的原料混合均匀,得脱硫脱硝剂;
(2)脱硫脱硝
在循环流化床内通入烟气,并通过循环流化床内的喷淋头喷入雾化水使烟气增湿,同时将脱硫脱硝剂喷射入循环流化床与增湿后的烟气混合,脱硫脱硝剂通过循环流化将烟气脱硫脱硝为净化烟气;其中,喷射入脱硫脱硝剂中Na与Ca元素物质的量合计:通入烟气中S与N元素物质的量合计=(1.2-2):1,循环流化床中物料循环流化时间至少为30min;
(3)气固分离、排放
将步骤(2)脱硫脱硝后的净化烟气进行气固分离处理,然后进行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3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