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电网模型及其转化方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7707.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伟;杜佩仁;侯健生;林韶生;王鹏;王小磊;杨运国;李宇泽;于艳丽;姚越;张丽娜;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网 模型 及其 转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的高压电网模型及其转化方法、装置,基于“一条传输线严格对应一个上级变电站和一个所属变电站”这一原则,构建了一个上下级关系明确的简单的高压电网模型,将现有电网结构转化到110/35kV电网拓扑模型,能够用于现有变电站全停全转算法的数据化,使得使用者基于这个方法就能够将现有电网数据转化为全停全转计算需要的数据填入全停计算工具中进行全停计算。本发明适配各种各样的电网接线结构,在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时,能够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的将现状电网数据转化为需要的电网模型数据,快速确定停电变电站的影响范围,并找出能够为失电主变供电的线路,解决了原始网架拓扑分析计算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网中变电站的全停全转计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的高压电网模型及其转化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全停全转是模拟计算电网中的单个变电站停电时,其他正常变电站通过各级电网对停电负荷的转供能力的方法,是一种评估配电网网架结构和可靠性的重要方法。在进行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前,需要先对电网中的设备及其拓扑关系数据化,但是实际上高压电网通常比较复杂,直接针对电网现状数据设计全停全转算法难度较高且无法处理所有的特殊情况,算法通用性较差。
因此,为了实现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方法以及设计相应的计算工具,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高压电网拓扑模型,并且提供一个将现有电网数据转化到该电网模型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的高压电网模型及其转化方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电网中的设备及其拓扑关系数据化较为困难,导致变电站全停全转算法难度较高、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变电站全停全转计算的高压电网模型的转化方法,包括:
T接转化步骤:
当第一传输线的第一端T接到同电压等级的第二传输线上获取电源时,将第一传输线的第一端直接连接到第二传输线的上级主变;
两端同级转化步骤:
当第三传输线的两端分别接到同电压等级的第三主变和第四主变的高压母线上时,以第三主变的上级主变为第一主变,以第四主变的上级主变为第二主变,将第三传输线拆分为第四传输线和第五传输线;
第四传输线连接在第一主变和第四主变之间;第五传输线连接在第二主变和第三主变之间;
一供二转化步骤:
当第八传输线同时为两台主变供电时,将第八传输线拆分为第九传输线和第十传输线;
第九传输线连接在第八传输线的上级主变和一台所属主变之间,第十传输线连接在第八传输线的上级主变和另一台所属主变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T接转化步骤还包括:
根据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所属主变容量,分配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最大允许电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最大允许电流分别为:
其中:
Imax1:第一传输线的最大允许电流;
Imax2:第二传输线的最大允许电流;
S1:第一传输线的所属主变容量;
S2:第二传输线的所属主变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金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