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7874.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3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贾小乐;唐辉强;李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近心端、多个连接段,以及连接在所述近心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段之间的第一滤网,所述连接段用于与所述第一滤网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一侧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近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折弯部的远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连接段用于与第一滤网连接的一端设置朝向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一侧折弯的折弯部,不仅可以使第一滤网的表面远离血管表面,避免第一滤网鼓起时顶触血管内壁,而且折弯部可以分担一部分应力,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在第一滤网与连接段的连接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滤器。
背景技术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疾病,病死率高,有资料统计,不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0%-30%,每年新增病例约占人口的0.2%。我国以13.5亿人口计算,每年约有270万新增患者。
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在临床上被证实为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若永久植入滤器,会带来以下风险:滤器长期与血液和血管内皮接触,可能发生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最终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堵塞,或导致肺栓塞再发生;长期植入体内,有发生滤器变形、倾斜、移位、断裂,甚至穿透血管的危险等。因此,临床上推荐使用临时性滤器,在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急性期置入,急性期过后,血栓脱落的风险减少时再将滤器取出。
腔静脉滤器在置入下腔静脉一定时间后,滤器支撑杆会不同程度地被内皮细胞爬覆、包裹,取出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内膜,因此,提供一种可方便取出且不损伤血管内膜的滤器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滤器在植入到血管之中时,不方便取出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滤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近心端、多个连接段,以及连接在所述近心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段之间的第一滤网,所述连接段用于与所述第一滤网连接的一端朝向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一侧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近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折弯部的远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折弯部的两端沿所述滤器的径向方向的高度差为1mm~5mm。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折弯部的两端沿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方向的距离与所述连接段的两端沿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方向的距离的比值为1/20~3/5。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折弯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滤网连接的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沿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方向的距离与所述折弯部的两端沿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方向的距离的比值为1/5~3/5。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第一折弯段沿平行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设置。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远心端,以及连接在所述远心端与多个所述连接段之间的第二滤网,所述连接段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滤网之间的连接部。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连接部的远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折弯部的近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且不大于所述折弯部的远端与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内凹结构。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第二滤网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滤器的纵向中心轴的一侧弯折的柔性部,所述柔性部的弯曲强度低于所述第二滤网上除柔性部以外的部分的弯曲强度。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器中,所述滤器还包括回收钩,所述回收钩设置在所述近心端或所述远心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7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器
- 下一篇:3D打印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