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机轴承座与轴瓦球型接触面的配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9202.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权;罗湘衡;张会涛;朱伟华;王扬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4 | 分类号: | H02K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机 轴承 轴瓦 接触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轴承座与轴瓦球型接触面的配研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安装、吊运轴瓦;然后将两种颜色不同的显示剂分别用于轴瓦及轴承座上,使研磨后的显示效果更为清晰,在下半部分的轴承座的内球面上涂第一种显示剂,在轴瓦的外球面上涂第二种显示剂;再确定研磨幅度;比较轴瓦、轴承座上两种显示剂的显色面积,根据事先定义的合格要求判定两者配研是否合格。本发明对配研过程的各环节:轴瓦的安装,轴瓦的吊运,研磨的幅度,涂色的方法及合格的判定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改善了轴瓦与轴承座的接触面,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及运行稳定性、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轴承座与轴瓦球型接触面的配研方法,属于发电机轴承密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瓦是承载转子的主要支撑件,轴瓦与轴承座接触面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轮发电机转子的震动及轴瓦发热。传统的工艺是在轴瓦完工后,再与轴承座进行配研,这种传统的工艺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又无国家标准支持。多次配研的效果都有所不同,多方面制约着汽轮发电机的生产制造:1.生产效率低:每次配研效果都不相同使配研周期加长;2.影响产品质量:每次安装后都会与原来配研效果不同,使接触面减少影响产品的稳定性;3.人工浪费严重:由于研磨的方法及效果不同,使每次研磨都产生长时间的等工现象,而且产生多次返工及重复劳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改善轴瓦与轴承座的接触面,以提高轴承的密封性及运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轴承座与轴瓦球型接触面的配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轴瓦:轴瓦加工完成后先拆开,清理轴瓦的中分面,用油石油平后再拼装;
步骤2):吊运轴瓦:使用吊带吊运轴瓦;轴瓦顶部设有吊攀,吊运时,使轴瓦始终保持垂直状态;须要拨动轴瓦时,对侧面螺栓上的吊攀进行拨动;
步骤3):涂色:将两种颜色不同的显示剂分别用于轴瓦及轴承座上,使研磨后的显示效果更为清晰,在下半部分的轴承座的内球面上涂第一种显示剂,在轴瓦的外球面上涂第二种显示剂;为了能使研磨后显示更为清晰,在传统单一使用红丹粉的基础上改进,使用两种颜色鲜明的显示剂用于轴瓦及轴承座上,使研磨后的显示效果更为清晰。
步骤4):确定研磨幅度:轴瓦吊入下半部分的轴承座时,轴瓦中心与轴承座的中心保持一致为基准;放好后查看轴瓦是否放在轴承座的中心,当轴瓦位于轴承座的中心时,利用吊车拨动轴瓦,拨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轴瓦与轴承座的轴平行;然后吊起轴瓦;
步骤5):合格的判定:比较轴瓦、轴承座上两种显示剂的显色面积,根据事先定义的合格要求判定两者配研是否合格。
优选地,所述步骤1)轴瓦拼装时,中分面上的螺栓的扳紧顺序为:氢侧一端的螺栓一、与螺栓一呈对角线布置的空侧的螺栓二、空侧剩余的螺栓三、与螺栓三呈对角线布置的氢侧的螺栓四。
更优选地,所述螺栓扳紧的力矩为1385N·m。在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轴瓦中分面螺栓在该力矩的作用下对研磨后轴瓦接触面没影响,螺栓拆装后对其无影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吊运轴瓦时需挂葫芦配合吊运;所述步骤4)中轴瓦吊入下半部分的轴承座时,当轴瓦即将碰到轴承座时使用葫芦缓速下放,吊起轴瓦时,使用葫芦将轴瓦拉高后起吊。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第一种显示剂采用红丹粉,第二种显示剂采用蓝油。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轴瓦中心与轴承座中心的偏差小于2mm;拨动轴瓦时,其外缘的转动幅度为1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39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