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40196.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颖浩;袁政;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128 | 分类号: | H04N13/128;H04N13/239;H04N13/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机 视差 景物 屏幕空间 人眼 虚拟 制作 比值计算 虚拟屏幕 焦距 平面的 最近点 最远点 底片 图像 视角 | ||
1.一种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设定摄像机/景物空间、人眼/屏幕空间;
步骤二,计算人眼/屏幕空间中对应的正负视差的大小;
步骤三,计算摄像机/景物空间中对应的正负视差的大小;
步骤四,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进行估计,得出分别得出最近点和最远点到摄像机的距离,并进而得出虚拟屏幕距摄像机的距离;
步骤五,根据摄像机的视角或者底片宽度与焦距的比值计算出虚拟零视差平面的宽度,并进而得出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中,虚拟零视差平面宽度的比值;
步骤六,计算摄像机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七,对摄像机间距进行修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摄像机/景物空间:
E代表人眼的瞳孔间距;
Z为观看距离;
N和F分别代表观看过程中,观看者可以感受到的屏幕最大负视差dN和最大正视差dF所对应的切平面和屏幕的距离,且N和F随屏幕大小的不同按正比例变化;
W为播放屏幕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人眼/屏幕空间:
A代表摄像机间距;
Z'为虚拟屏幕和摄像机之间的距离,所述虚拟屏幕为拍摄过程中的零视差平面;
N'和F'分别对应拍摄过程中最近点和最远点到摄像机的距离;
d'N和d'F分别对应虚拟平面上的最小负视差和最大正视差;
W'为虚拟屏幕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
负视差正视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
负视差正视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人眼/屏幕空间中对应的正负视差和摄像机/景物空间中对应的正负视差的比例关系为
虚拟屏幕距摄像机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虚拟零视差平面的宽度
虚拟零视差平面宽度的比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摄像机间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3D节目制作的深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修正后的焦距
修正后的摄像机视角
修正后的摄像机间距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1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