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太赫兹通信的伪码辅助载波同步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40337.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丁旭辉;刘德康;张卫东;汪菲;聂之君;宋世琦;尹雪;卜祥元;安建平;李建国;马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赫兹 通信 辅助 载波 同步 实现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太赫兹通信的伪码辅助载波同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发送端在数据基带信号中插入低功率扩频码伪随机序列(Pseudo-NoiseCode,PN)导频信号;
发送端在信息速率为Rb的数据基带信号m(t)中插入速率为Rc的低功率扩频码伪随机序列(Pseudo-Noise Code,PN)导频信号c(t),即,基带信号m1(t)是数据基带信号m(t)与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的组合信号,表示为:
m1(t)=m(t)+c(t) (1)
所述的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为经过直接序列扩频的伪随机序列;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的带宽需远窄于数据基带信号m(t)的带宽,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的功率远低于数据基带信号m(t)的功率;由于发送端所插入的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的功率远低于数据基带信号m(t)的功率,故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的插入对数据基带信号m(t)的波形影响很小;
步骤二,将插入了低功率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c(t)的基带信号m1(t)输入至数模转换器DAC,数模转换器DAC输出的模拟信号与频率为fTHz的太赫兹载波进行模拟混频,使DAC输出的模拟信号的频谱搬移至太赫兹频段,再经过功率放大器由天线发送到无线信道;发送至无线信道的信号msend(t)表示为:
msend(t)=m1(t)cos(2πfTHzt+θ0) (2)
其中,fTHz为太赫兹载波的频率,θ0为太赫兹载波的初始相位;
步骤三,接收端将天线收到的无线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后,利用本地两路频率为fTHz的正交载波分别与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相乘进行正交混频,得到I,Q两路基带信号i(t)和q(t);
步骤四,利用窄带低通滤波器对正交混频之后的I,Q两路信号i(t),q(t)进行滤波,滤除高频部分;经过窄带低通滤波器后的I,Q路信号分别记为i0(t)和q0(t);
步骤五,依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率,将步骤四所得i0(t)和q0(t)信号通过低采样率ADC进行采样,转换为数字信号i0(n)和q0(n)进行处理;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模数转换器ADC采样后的I,Q两路信号i0(n),q0(n)合成为复数数字基带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x(n)=i0(n)+j·q0(n),通过x(n)进行捕获、跟踪,实现对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频率偏移量Δf的实时精确计算;而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与数据基带信号m(t)共用同一载波,所以扩频码伪随机序列导频信号c(t)的频率偏移量即是数据基带信号m(t)的频率偏移量;将实时精确计算出的导频序列频率偏移量Δf反馈至步骤三中所述的接收端混频部分的本地正交载波发生器,通过载波频率补偿,使接收端本地载波频率和接收端天线收到的信号mrece(t)的载波频率保持动态同步,即实现在太赫兹通信中低信噪比、低采样率条件下的载波同步;将载波同步之后,接收端模拟正交混频后得到的I,Q两路信号分别记为i′(t),q′(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赫兹通信的伪码辅助载波同步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I,Q两路信号i′(t),q′(t)通过宽带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滤波后的I路信号即是频率偏移量已被修正的数据基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403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